墨西哥总统:下周,墨西哥将与中国就加征关税问题举行会谈!墨西哥对中国汽车加税50%背后:特朗普的贸易博弈与中国汽车的北美困局
发布日期:2025-09-18 13:56 点击次数:153
墨西哥对中国汽车加税50%,为何说这是特朗普的贸易阴谋?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一面强调与中国关系“非常好”,一面计划对华加征最高50%关税,这场突如其来的税收政策变动背后,是北美贸易体系的重新洗牌。
2025年9月10日,墨西哥政府突然宣布了一项令外界震惊的举措——计划对来自“未与其签署贸易协定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最高达50%,其中中国汽车产品成为重点针对对象。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好,并希望继续保持这种良好关系”,并坚称措施并非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然而,这一表态与背后的事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多位专家指出,此举明显是为了“安抚特朗普”,回应美国要求墨西哥不要成为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后门”的压力。
01 关税计划细节
墨西哥政府此次关税调整计划涉及19个行业、1400多种产品,涵盖汽车、纺织品、鞋类、塑料、铝和玻璃等众多领域。 根据墨西哥2003年制定的法令,该国允许在本土设有生产工厂的汽车企业从与墨西哥没有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中进口一定比例的免关税汽车。
这意味着在墨西哥设有生产工厂的美国传统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和Stellantis将免受新关税影响。 相比之下,主要依赖从中国进口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则成为最大受害者。
目前墨西哥对中国轻型汽车征收的关税为15%至20%,新政将直接把税率提升至世贸组织允许的最高水平50%。 墨西哥巴塞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加布里埃拉·西莱尔指出,中国汽车面临的税率增幅最为显著。
02 墨西哥的官方解释
墨西哥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表示,这项措施是基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旨在提振本土产业、减少对亚洲进口的依赖。 墨西哥政府将此举称为“墨西哥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目标是吸引投资并在2030年前将墨西哥的经济排名从世界第12位提升至第10位。
辛鲍姆总统在记者会上强调:“我们不想与任何国家发生冲突。 我们正在进行谈判,我们已经会见了中国大使,并解释说这是一项与加强我们经济有关的措施。 ”她否认这是为了“讨好美国”,声称措施面向需要提升本国生产能力的行业。
然而,墨西哥财政部长阿马多尔在解释政策时承认,这一系列措施是“在与北美伙伴的贸易磋商框架下推进的”,间接表明了美国的角色。
03 美国施加的压力
美洲市场情报公司董事约翰·普赖斯直接指出:“墨西哥经济高度依赖其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因此不得不通过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来回应美国施加的压力。 ”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向美墨边境部署上万士兵,并公开扬言出兵墨西哥肃清毒贩集团,加剧了墨西哥的外交和军事压力。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近期访问墨西哥,与总统辛鲍姆会谈,重点讨论“贸易和非贸易壁垒”问题。
墨西哥宣布关税新政的时间点,正好在鲁比奥结束对墨西哥访问后不久,几乎让人无法忽视美国在背后主导的痕迹。 特朗普政府还通过关税减免的诱惑,要求墨西哥效仿美国,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以换取对墨西哥的税务优惠。
04 对中国汽车业的冲击
墨西哥已取代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近四分之一。 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向墨西哥出口超过17.7万辆汽车和轻型卡车,成为遥遥领先的最大供应商。
一辆出口价为2.5万美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原20%关税下总成本约为3万美元,终端售价约3.6万美元。 关税升至50%后,单辆车的关税成本即增加7500美元,总成本推高至3.85万美元。
若维持原有利润率,终端售价需涨至4.43万美元,涨幅高达23%。然而墨西哥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Model 3当地起售价约为3.8万美元,大众ID.4约为3.5万美元。
中国品牌一旦大幅涨价,将彻底丧失价格竞争力;若选择自行消化成本,利润率将降至3%左右,企业经营面临严峻考验。
05 墨西哥自身的损失
墨西哥汽车经销商协会指出,他们已经为中国品牌投入超过32亿美元,建立了800多个销售网点。 一旦中国汽车被高关税扫地出门,这些投资将血本无归,3.2万个就业岗位也将面临风险。
墨西哥的汽车产业链里,有大量零部件依赖中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 一旦加税,生产成本将大幅上升,企业利润被压缩,很多中小企业甚至可能难以为继。
供应链方面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目前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中,约40%的零部件仍从国内进口,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进口比例更高达60%。 此次关税调整范围不仅限于整车,还覆盖钢铁、铝制品等原材料,导致汽车钢板、铝合金轮毂等零部件成本同步上升。
06 各方的反应与回应
中国驻墨西哥商会已呼吁墨西哥政府重新考虑这些措施,指出这些措施威胁到在墨西哥销售的商品的竞争力,以及该国电动汽车的应用1。 9月12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中方不愿看到双方经贸合作因此受到影响,希望墨方慎之又慎、三思而行。
发言人表示中方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措施,更反对任何国家在他人胁迫下对中国设限。 ”韩国方面也已与墨西哥官员接触,寻求启动相关会谈。 这表明墨西哥的关税政策不仅影响中国,也引起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关注和担忧。
07 北美贸易体系的重构
墨西哥此举发生在《美墨加协定》即将于2026年进行首次审查的背景下。 该协定于2020年正式生效,取代了之前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成为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之间贸易的主要框架。
自1994年北美自贸协定生效以来,墨西哥的汽车制造业等多个产业借助美国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美墨加协定有着浓重的“美国优先”色彩,墨西哥为此做出了很大让步。
根据协定,获得汽车关税豁免要保证每辆车40%的零部件由时薪不低于16美元的工人生产,这对具备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墨西哥来说并非利好。 此外,北美地区所产汽车75%及以上的组成部件产自本地区方可享受零关税优惠,这一比例较此前规定的62.5%大幅提高。
08 中国的应对策略
面对骤然高筑的贸易壁垒,中国车企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全球化战略。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场危机既带来短期阵痛,也可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国际化的转折点。
首要应对策略是加速和深化在墨西哥及北美地区的本地化生产布局。多家中国车企已启动墨西哥本地化生产计划,通过技术合作、零部件本土采购等方式应对关税变化。
中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品类极为广泛,从电子元件到电动车配件,从家用电器到厨房用品,几乎覆盖了所有日常生活领域。 一旦中方采取反制,受伤害的不仅是中国企业,也包括墨西哥进口商、零售商和成千上万的消费者。
中国还可能通过提高对墨西哥商品的关税,限制墨西哥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甚至调整供应链布局,将部分投资从墨西哥转移至巴西等其他拉美国家。
墨西哥城街头行驶的比亚迪电动汽车,原本是当地一道常见风景。2024年,比亚迪在墨西哥销售了约4万辆汽车,占去年墨西哥销售的所有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汽车的近一半。
随着关税新政实施,这些中国汽车的价格可能飙升30%至40%。 墨西哥消费者不得不面对更高的购车成本,而中国车企在这个北美最大汽车市场的布局面临重大挑战。
墨西哥国会即将对这项关税提案进行审议,由于总统辛鲍姆所在的莫雷纳党在国会中拥有绝大多数席位,法案通过几乎是板上钉钉。
#百度带货夏令营#


华略咨询:他们是如何成为“高管”的?


联合杯西班牙连2场遭逆转 东道主澳大利亚首战失利


孙颖莎搭档蒯曼,女双救五赛点扳平后逆袭获胜


温网女单首轮:郑钦文错失发球胜盘局,5-7先丢一盘


颜骏凌+塞尔吉尼奥老带新, 国青三叉戟或首次亮相


白描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