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敖德萨图谋”?——俄专家言论背后的战略博弈与信息迷雾
发布日期:2025-11-21 04:27 点击次数:95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10月28日报道称,俄方专家指出,法国对乌克兰黑海沿岸的敖德萨和伊利乔夫斯克地区怀有战略意图。针对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披露的法国拟培训两千多名乌克兰官兵的消息,俄军事专家尤里·克努托夫在接受该报采访时分析认为,巴黎的真实目的不仅是提供军事支持,更意在控制乌克兰部分区域的物流枢纽,并为将来建立空军与海军基地铺路。
克努托夫介绍,法国外籍军团是直属于法国总统的军事单位,成员主要来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前法国殖民地国家,均为外籍人士,服役达标后可获法国国籍。他指出,尽管外籍军团在装备上以轻型和中型武器为主,与俄罗斯空降兵相比火力有限,但其训练水平高,具备快速在不同战区部署的能力。该部队曾广泛参与非洲多国军事行动,最近一次重大失利发生在马里。
他认为,法国在乌克兰部署军事力量的根本动机是拓展自身影响力。他推测,乌克兰已与法国、英国等国秘密达成协议,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势力范围,而法国正试图掌控协议中划定的区域。尽管法方声称此举旨在协助乌军,但实际效果是,一旦法军接管后方设施的安保任务,乌方即可释放五六千名作战人员投入前线,相当于整建制增派一个旅的兵力。
克努托夫强调,法国的真实战略重心集中在敖德萨和伊利乔夫斯克,其意图通过派遣所谓“教官”和“顾问”的方式实施隐蔽介入,进而实现对关键地区的控制。他警告,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变相占领,且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为波兰、德国等国提供不良示范。此外,此类行动将严重阻碍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进程。他明确表示,俄军已将法国外籍军团视为合法打击目标,将动用高精度武器对其部署位置实施精准打击。最后,他指出,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不得不承担由此引发的国内外政治后果,尤其是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
笔者认为,俄专家的上述言论并非孤立的个人见解,而是俄罗斯在当前复杂战局下,精心构建的叙事的一部分。要理解其深层含义,我们需要拨开言论的表层,探究其背后的战略动机、现实依据以及信息战的逻辑。
一、 俄专家言论的“原因”与“用意”: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势
克努托夫的观点之所以被俄媒重点报道,其背后有着清晰的战略目的。
1. 预先“合法化”潜在的军事行动:这是此番言论最核心的用意。通过将法国士兵定义为“占领者”而非“顾问”,俄罗斯为未来可能发生的、针对在乌法国人员的打击行动铺平了道路。一旦俄军对法国教官或部队发动攻击,俄方便可宣称这是对“非法武装干预”的正当反击,从而试图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主动,并降低北约直接军事介入的风险——因为攻击的是“非法驻军”,而非北约正式部队。
2. 离间西方阵营,制造内部矛盾:俄罗斯深知,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是其最大的挑战。通过点名法国,并暗示其有“私心”和“殖民野心”,俄罗斯试图在西方联盟内部播下不信任的种子。克努托夫称法国“正在给波兰和德国树立负面效仿对象”,这直接挑拨了法德关系,暗示法国的单边主义行动会破坏欧洲的团结。这种叙事迎合了部分欧洲国家对美国主导权及法国“欧洲自主”战略的疑虑。
3. 转移国内视线,塑造“外部威胁”叙事:将冲突描绘成“俄罗斯对抗整个西方”,甚至具体到“对抗法国的殖民野心”,有助于强化俄罗斯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为长期战争提供合法性。将马克龙描绘成一个鲁莽的、为个人野心不惜牺牲法国士兵的领导人,也能削弱俄罗斯民众对对手的尊重,凝聚内部共识。
4. 心理战与威慑:公开宣称“将使用高精度武器对其实施打击”,是一种直接的心理威慑。这不仅威胁到在乌的法国人员,也向所有考虑向乌克兰派兵的西方国家发出了警告:你们的士兵将成为俄罗斯的打击目标,由此引发的国内政治压力(如克努托夫所言“马克龙不可避免地将面临法国国内的强烈不满”)将是你们必须承担的后果。
二、 对克努托夫观点的深入分析:合理性与疑点并存
克努托夫的分析并非空穴来风,其中包含了一些基于地缘政治逻辑的推测,但也存在明显的夸大和选择性解读。
观点的合理性:
敖德萨的战略价值毋庸置疑:作为乌克兰最大的港口和黑海门户,敖德萨是乌克兰经济生命线和粮食出口的关键节点。任何希望影响乌克兰未来或削弱俄罗斯黑海影响力的外部势力,都会对敖德萨抱有浓厚兴趣。从地缘战略角度看,控制敖德萨意味着在黑海获得一个至关重要的支点。
法国的历史与现实考量:法国作为前殖民大国,其外交政策确实带有一定程度的“势力范围”思维。马克龙提出的“欧洲战略自主”也表明,法国希望在欧洲乃至全球扮演更独立的领导角色。因此,俄方推断法国希望在乌克兰获得某种“存在感”和影响力,并非完全没有逻辑基础。
“秘密协议”的可能性:在战争背景下,各国之间达成不公开的谅解或协议是常见的外交操作。乌克兰为换取长期安全保障,可能会在某些领域(如特定港口的战后重建与管理)给予主要支持国特殊地位。
观点的疑点与夸大之处:“占领”与“建立基地”的跳跃性结论: 法国官方的表述是“培训”和“援助”,克努托夫直接将其升级为“秘密干预”和“占领”,这是一个巨大的逻辑跳跃。在俄军仍控制着黑海制海权、战局远未明朗的情况下,法国在敖德萨建立永久性空军和海军基地,在军事上近乎天方夜谭,这无异于将法国直接置于与俄罗斯开战的最前线。
对法国外籍军团的刻板印象:克努托夫强调外籍军团的“非洲作战经验”和“最近在马里的战败”,意在将其描绘成一支适合“治安战”而非高强度对抗的部队,从而暗示其在乌克兰将不堪一击。这既是贬低对手,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轻视。实际上,外籍军团是法国精锐力量,其战斗力不容小觑。
兵力规模的夸大: 报道称法国计划培训“两千多名官兵”,克努托夫却将其作用夸大为能让乌军“腾出五六千名军人”,并称其“相当于一整支作战旅”。这种算法模糊了后勤、训练与一线战斗部队的区别,旨在放大法国的“军事介入”程度。
三、 其他角度的补充分析:超越俄方叙事的更广阔视野
要完整理解此事,还需跳出俄方设定的框架,从更多维度进行审视。
1. 法国的真实动机:从“援助”到“威慑”的演变
法国的行动更可能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初期目标是帮助乌克兰提升自身能力,阻止其崩溃。随着战事长期化,法国的动机可能增加了“威慑俄罗斯”的成分,即通过展示更坚定的介入姿态,迫使俄罗斯回到谈判桌。控制敖德萨或许是其“最理想”的结局,但更现实的短期目标是确保乌克兰不丧失黑海出海口,维持其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经济可行性。这是一种“以进为退”的策略,而非赤裸裸的领土扩张。
2. 西方阵营的“分工”与“默契”
俄方所谓的“秘密协议”和“划分区域”,也可以被解读为西方盟友之间的一种“责任分工”。美国提供主要情报和远程火力,英国提供导弹和特种作战支持,而法国,凭借其军事传统和与东欧国家的历史联系,可能更多地承担起训练和特定领域的顾问角色。这种分工旨在最大化援助效率,同时避免因单一国家过度介入而引发不可控的升级。
3. 信息战的“双向奔赴”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本人近期的言论(如“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也极具挑衅性,这与俄罗斯的强硬叙事形成了“双向奔赴”。马克龙可能意在展示欧洲的决心,打破俄罗斯认为西方会逐渐疲劳的幻想。然而,这种言论也为俄罗斯提供了绝佳的“口实”,使其“西方直接干预”的叙事更具说服力。双方都在通过强硬的言语博弈,试探对方的底线,并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笔者认为,俄罗斯专家克努托夫关于法国“图谋敖德萨”的言论,是一篇典型的、服务于国家战略的信息战作品。它巧妙地融合了真实的地缘政治关切(敖德萨的重要性)与夸张的阴谋论(法国的殖民野心),旨在为俄方未来的军事行动“合法化”,离间西方盟友,并对法国进行心理威慑。
然而,将法国的行动简单归结为“占领”和“建基地”,则忽视了当前战局的现实约束和法国自身复杂的战略考量。法国的真实意图更可能是在“援助乌克兰”和“威慑俄罗斯”之间寻找一个危险的平衡点,其最终目的仍是维护欧洲的安全架构,而非重演殖民时代的旧梦。
在这场信息迷雾中,真相往往并非非黑即白。俄罗斯的指控是其战略工具,法国的强硬姿态同样也是一种政治信号。而夹在中间的乌克兰,其领土和主权,正成为这场大国博弈与舆论战的终极赌注。理解各方言论背后的动机与逻辑,是看清这场冲突全貌的关键一步。
辽宁队大动作邀卡兰加,铁人队冲超梦在望
弯刀裤搭配什么鞋子好看?我来告诉你
澳大利亚空运航班
老板有辆宝马7系开了10年,现在想10万转给我,能买吗?
韩媒哑火,赛前放话30分钟结束战斗,结果陈雨霏带伤2-0安洗
第五人格开黑卡顿掉线?UU加速器让你更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