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万亿级“放水”背后真相:央行正在下一盘大棋,普通人如何抓住机遇?

发布日期:2025-09-11 10:31 点击次数:114

你有没有想过,央行一次操作就是1万亿,这钱到底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2025年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91天。注意,这不是普通逆回购,而是买断式的。什么意思?就是央行直接向一级交易商购买债券,把钱投放到市场。

为什么是这个时候?9月政府债券发行还在高峰期,银行需要钱来承接。更关键的是,当月同业存单到期量达到3.5万亿元,这是年内次高水平。银行自己都缺钱,哪来多余的钱支持实体经济?

再加上股市最近挺热闹,不少人的存款从银行“搬家”到股市,这又抽走了一部分流动性。央行这时候放水1万亿,简直就是及时雨。

这次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听起来很专业,其实说白了就是:数量定了1万亿,但利率由市场投标决定,不同银行可能拿到不同价位的资金。这比传统的MLF操作更市场化,加权资金成本通常更低,银行当然更欢迎。

央行选择等量续作到期逆回购,说明他们不想让市场太紧张,也不想过度放水。这是一种精准调控,既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又不想大水漫灌。

这对市场意味着什么?银行体系的可贷资金直接增加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可能会下来一点。银行负债成本降低,理论上来说,企业的贷款利率也有望得到传导。

有分析师指出,逆回购释放的流动性不会只停留在银行间。一部分资金可能通过理财、基金等渠道流入股市,对券商、科技这些对流动性敏感的板块可能是利好。

但问题是,这种操作能持续吗?9月还有3000亿MLF到期,央行会不会也加量续作?这些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央行流动性管理框架正在变化。买断式逆回购、MLF、短期逆回购,这些工具组合使用,说明调控越来越精细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