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掀起直流架构革命:硬件、算力双赛道爆发,两类上市公司抢占先机
发布日期:2025-11-23 23:23 点击次数:129
10月的硅谷,英伟达总部的新品发布会上,H100 GPU搭载的全新直流架构(DC Architecture)引发全场沸腾。这款架构通过统一算力调度、优化数据传输链路,将AI训练效率提升3倍,功耗却降低25%。消息传回国内,A股市场上的硬件适配厂商与算力服务商股价应声上涨。“英伟达的架构变革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重构了整个AI算力产业链的生态。”国内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商中科曙光副总裁张华坦言,公司已接到超20亿元的相关订单,专门用于适配新架构的算力集群建设。
直流架构的核心突破在于解决了传统算力集群的“效率瓶颈”。传统数据中心采用分散式架构,GPU、CPU、存储设备各自独立运行,数据传输时存在大量延迟和损耗,而英伟达的直流架构通过自研的NVLink-C2C总线技术,将所有硬件设备接入统一调度平台,实现算力资源的“按需分配”。“以前训练一个大语言模型需要1000张GPU同时工作7天,现在用新架构只需300张GPU工作5天。”字节跳动AI实验室工程师李铭演示着测试数据,他们基于新架构搭建的小规模算力集群,已将旗下推荐算法的迭代速度提升40%。这种效率提升直接转化为企业的成本优势,据测算,一套1000卡的算力集群,采用新架构后每年可节省电费超800万元。
最先受益的是为新架构提供硬件适配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高速光模块和精密电源厂商。在中际旭创位于苏州的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工人正在组装用于新架构的800G光模块。“英伟达的新架构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提升至原来的2倍,800G光模块成为标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二季度。”公司董秘王磊介绍,前三季度公司光模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8%,其中适配英伟达新架构的产品占比达55%。另一家电源厂商航嘉机构同样忙碌,其为新架构定制的高效电源产品,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将供电效率提升至97%,已成为英伟达国内指定供应商,三季度相关业务营收增长92%。
光模块厂商的爆发源于新架构对传输链路的升级需求。新架构下,GPU之间的数据交互量是传统架构的3倍,传统400G光模块已无法满足需求,800G甚至1.6T光模块成为刚需。“我们针对新架构研发的1.6T光模块,采用自研的硅光芯片,传输距离提升至10公里,满足大型算力集群的部署需求。”光迅科技研发总监陈峰表示,公司这款产品已通过英伟达兼容性测试,近期获得某大型云厂商12亿元的订单。数据显示,国内主要光模块厂商三季度来自英伟达产业链的营收平均增长7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精密电源厂商则抓住了新架构的功耗优化机遇。新架构虽整体功耗降低,但单GPU的功率密度提升,对电源的稳定性和转换效率要求更高。“以前一台服务器配一个普通电源就行,现在为适配新架构,需要采用模块化电源,支持动态负载调节。”航嘉机构电源研发部经理赵伟展示着一款新品,其采用的数字控制技术可实时匹配GPU的功耗需求,避免能源浪费。目前,国内头部精密电源厂商已纷纷推出适配新架构的产品,毛利率较传统产品提升15-20个百分点。
第二类受益的是提供算力服务的上市公司,新架构带来的效率提升让算力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在中科曙光位于天津的算力中心,记者看到数十个标准机柜组成的算力集群正在运行,屏幕上显示着新架构的算力调度情况。“我们投入5亿元改造的算力集群,采用英伟达新架构后,算力输出提升2.8倍,而运营成本仅增加30%。”张华介绍,该算力中心已与百度、阿里等企业签订长期算力服务合同,单台GPU的月均营收从原来的1.2万元提升至2.5万元。另一家算力服务商优刻得也传来捷报,其基于新架构的云算力服务上线一个月,订单量就突破5000万元,主要来自AI训练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客户。
算力服务商的盈利改善源于“单位算力成本下降”与“算力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随着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新架构让算力服务商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以前客户觉得算力太贵,不敢大规模投入,现在新架构让算力单价降低40%,很多中小企业都开始采购算力服务。”优刻得CEO季昕华表示,公司计划明年再投入10亿元建设新架构算力集群,以满足市场需求。第三方数据显示,国内算力服务市场规模今年有望突破1200亿元,其中适配英伟达新架构的算力服务占比将达35%。
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让更多配套企业迎来机遇。在深圳的一家散热解决方案厂商,工程师正在测试为新架构GPU定制的液冷散热系统。“新架构GPU的功率密度提升,传统风冷已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液冷成为必然选择。”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液冷产品已通过英伟达认证,近期接到的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20%。此外,AI服务器厂商浪潮信息、中科可控等也在加大新架构服务器的研发力度,浪潮信息三季度新架构服务器销量同比增长85%,成为公司第一大增长动力。
不过,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部分中小企业反映,新架构相关硬件产品价格较高,初期投入压力较大;还有企业担心技术依赖风险,希望加快国产替代进程。对此,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行动。工信部近期表示,将加大对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国内部分科技企业也已启动自研架构的研发,试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我们既要抓住英伟达架构变革带来的机遇,也要加快自主创新,避免被‘卡脖子’。”中科曙光张华的观点代表了行业的普遍共识。
国家新规明确:这5种欠款可以不用还!
普京前线停火邀记者入内!乌军被围真相大白,俄方喊话:快投降!
《诡秘之主》正义小姐奥黛丽·霍尔,结局如何?
二手车能买吗,价格诱人,风险不少,注意细节
把夏天没说完的温柔,织进秋天的第一件毛衣里:薄毛衣早秋四个实
发泡绝缘射频电缆线SYWV-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