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忆庐山:毛、彭、刘会议前后的往事
发布日期:2025-11-23 19:09 点击次数:179
执笔:黄峥
01
朱德建议少奇为国家主席。
早在党的八大召开前,毛主席就提出他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并且到适当时候不当党的主席。
据此,在八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载有一条:“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时,可增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职”。
毛主席曾言,此后他自谦地担当名誉主席之位。
对毛主席不当下届国家主席的问题,一开始干部群众中有顾虑,可毛主席始终坚持。
这样,在1958年12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上,就专门作了一个决议,同意毛主席提出的不做下届国家主席候选人的建议。
在筹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人事配置之际,朱德同志提出建议,由刘少奇同志出任国家主席之职。
中央书记处具体承担了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人事安排任务。彼时,邓小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一职,朱德同志特地致信于小平同志及书记处,信中言道:
“我认为,提名刘少奇同志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最为适宜。他享有崇高的威望,具备卓越的能力,且对人民革命事业忠贞不渝,深受党内外及国内外革命人民的敬重与支持,普遍认为这是众望所归的选择。”
少奇同志在党的重要会议上屡次婉拒,力荐其他同志接任。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中央最终决定提出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的候选人。
1959年四月,党的八届七中全会隆重召开,与会者一致同意将刘少奇同志推荐为中共中央向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提交的国家主席候选人。
少奇同志的组织意识尤为坚定,一旦党作出决策,他便毅然决然地不再多言。
毛主席曾就此发表重要讲话。1959年4月15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主席明确指出:
“身为党内主持工作的一员,我自认其中之一。然而,我并不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有时会稍加过问,有时则完全放手。”
谁常负责管理事务呢?那是少奇同志。每当我离开北京,都是由他来代为处理我的工作。
岁月如梭,自延安起便如此,至今已在北京度过了十个春秋。在延安时期,每当我有事前往重庆,代为处理我工作事务的便是少奇同志。
担任国家主席一职,他无疑是更为适宜的人选。此言并非意在指朱德同志不适宜,实则是在比较之下,少奇同志似乎更为合适。值得一提的是,朱德同志本人也对少奇同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竭力推荐其担任此职。
于是,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次会议上,少奇同志荣膺国家主席之位。
02
选日无笑颜
在选举的当日起,少奇同志结束了会议,踏上了归途。彼时,我家居住于中南海西楼甲楼。一众工作人员与亲属纷纷涌出,热情地与他握手,以表祝贺之意。
少奇只是向众人轻轻一点头,面容上未露丝毫笑意,如同往常那般,轻轻举手示意,随即转身步入了自己的办公室。
“人民对你寄予厚望,你绝不能让人民失望。”面对当时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衡、民众生活日渐艰辛,以及国际上对华的负面势力不断升级,他是在困境中被委以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担任国家主席,他肩负的责任沉重无比,又怎会有轻松的笑容呢?
在那国庆佳节,《人民日报》等众多媒体首度于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毛主席与少奇同志的标准画像。
少奇同志婉拒了刊登他个人照片的提议,言辞恳切:“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的领导,党掌握一切核心权力。毛主席作为党的主席,他的形象足以代表党的形象,因此刊登毛主席的照片便已足够。”
相关部门指出此处存在一个面向外界的疑问。毛主席当时明确表示,不宜隐瞒,务必予以公开。
“为何要缩小?一样大小!”于是,此事便得以确定。
自此,每逢国庆佳节,刊登毛主席与少奇同志的标准画像便成为一项惯例,此传统一直延续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03
庐山会前气氛轻松
忆及庐山会议,我犹记得,与少奇同志一同于1959年6月27日乘坐火车自北京出发,经武汉转站,最终抵达庐山。
铁道部特地派遣了一列专列,其中乘坐的不仅有少奇同志,还有朱德、彭德怀两位同志。然而,邓小平同志因不慎摔伤腿部,正在家中休养,未能随行至庐山。
行经北京至武昌的旅程中,每当停靠于大型站点,专列停稳后,常常可见站台上堆积着成堆的碎铁。
夜幕降临,偶见铁路两侧火光冲天,实则是在进行大规模的钢铁冶炼作业。工人们将茂密的大树锯成一段段,将其燃烧成焦炭,再以此炼制铁水。
偶尔,我与少奇同志一同下车漫步。彭老总也常在此间徜徉。在某处车站,我们发现了一堆堆积如山的废铁。细观之下,众多铁锅碎裂后的铁片混杂其中,这些正是大炼钢铁的原料。
彭总很生气,对此做法有异议。
抵达武汉后,我与少奇同志同住在武昌,彼处与毛主席的居所相去不远。
毛主席于28日抵达武昌。此前,他刚刚对湖南进行了实地考察。
抵达武汉的次日,即6月29日,毛主席特地通知刘少奇同志前往一艘泊于长江之上的船舶,进行会面与商讨。会议结束后,毛主席邀请愿意者一同在长江畅游。
主席曾特别叮嘱,要我一同前往。1954年,在北戴河,我从毛主席那里学会了游泳,因此每当主席游泳时,他常常会邀请我同行。
会议在船上圆满结束后,主席便跃入水中畅游一番。然而,由于肩周炎的困扰,少奇同志无法加入游泳的行列。
我潜入水中畅游。毛主席亲切地鼓励我:“下水吧,让水流冲刷一番,恐惧便会消散。”片刻游毕,我便登岸归来。
在更衣之际,由于对当地部队所安排的这片区域尚不熟悉,我不慎一跤绊倒,导致脚部扭伤。
6月30日晚,相关部门精心安排,毛主席及刘少奇同志一同乘坐同一艘船舶前往九江。该船上设有宽敞与紧凑各一的舱室,毛主席便选择了宽敞的舱室居住,而我和少奇同志则居于相对狭小的舱室之中。
7月2日,庐山见证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旨在深入总结“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与教训。
分组讨论按照六个大区进行划分。在其中一个小组中,少奇被分配至中南区域。
起初,氛围显得尤为轻松愉悦。日间,我们聚首一堂进行会议,而入夜时分,则频繁举行舞会或是各类演出。鉴于许多同志是首次莅临庐山,大家便在会议的空隙中,纷纷踏上了游览观光的旅程。
在1927年大革命遭受挫折之际,少奇同志曾赴庐山疗养。三十余载光阴荏苒,许多故地已变得陌生,因而他心生游历四方的念头。一天少奇提议一同登临庐山之巅,俯瞰长江与鄱阳湖的壮丽景色,于是我们便欣然陪同他一同前往。
行走在上山的途中,恰逢毛主席正缓缓从高处步下。
主席在远处看到我手持拐杖,便呼唤了一声,似乎是在询问我的腿部状况。我说没什么。
不久后,在若干不同的场合,我又多次遇见了主席,只见他精神焕发,情绪极佳。他甚至戏称此次聚会为一场“神仙盛会”。
在庐山会议的前半程,形势确实颇为乐观。不仅会议氛围轻松融洽,与会者们亦积极总结经验,致力于纠正“左”倾偏差。
04
彭总的信激怒毛泽东
至7月14日,彭德怀同志致信毛主席,就“大跃进”运动以来的工作表达了个人的看法,其中部分言论在当时显得尤为犀利。
7月16日,毛主席亲自为彭总的来信加上了标题——“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并在会议上予以分发。至此,与会者方才得知彭总曾致信毛主席。
彭总的亲笔信送达少奇同志手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秘书吴振英和刘振德同志的目光。他们一致认为,彭老总的信文工整,所表达的意见恰合他们的心声,对其敢于直言不讳的精神表示了由衷的赞誉。
会议随即步入对彭总来信的深入探讨。在此次讨论中,少奇同志并未对彭总的信件作出直接的评论。他提出“充分阐述成绩,透彻剖析缺点”的观点,此言一出,即获得了与会者广泛的共鸣与支持。
7月23日的拂晓时分,会务组紧急传达了一则消息,宣布上午将举行一场全体大会,届时毛主席将发表重要讲话。
原先会议并未包含此议程,因此少奇同志前一晚直至深夜才服用安眠药得以安睡。听闻系主席亲自召集的会议,我急忙将他唤醒。
因安眠药效力尚存,他于朦胧之中缓缓步出。
少奇开完会,气氛不对。
秘书吴振英同志随少奇同志一同赴会。返程之际,他神色紧迫地言道:“毛主席动怒了!在会上,主席对彭总的来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我们讨论良久,却丝毫未察觉端倪。”
会议落幕之际,胡乔木同志与少奇同志一同来到了我们的住所。
乔木同志当时身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肩负着会议文件起草的重任。彼时,文件初稿已然成形,其名为《庐山会议诸问题的议定记录》,主要宗旨在于纠偏一些过激的“左”倾思想。
乔木向我诉说道,他也是在昨晚服用了安眠药,清晨时分被紧急召回开会,至今仍旧感觉头脑昏沉,难以清醒。
于是,在我们居所邻近的小型餐厅内,少奇、乔木以及我,我们三人一同共进午餐。
在用餐过程中,我注意到他们讨论起了文件的相关事宜。乔木提出,鉴于当前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原先那份文件是否仍适用?是否应继续执行?
少奇指示:继续撰写文件。
在随后的会议上,彭老总的形象遭到了批判,指责他持有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并被视为反党小集团的成员。
鉴于黄克诚同志(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及解放军总参谋长)、张闻天同志(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及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周小舟同志(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均赞同彭总的观点,他们亦未能幸免于批判的风波,被指责为反党集团的成员。
张闻天等同仁前来拜访少奇同志时表示,我们已于上山时将相关情况向毛主席汇报,且毛主席曾对我们的汇报给予好评。如今却为何又对我们提出批评呢?
少奇一时语塞,只得说道:“请大家仔细倾听众人的意见。”
少奇同志始终对那份旧文件念念不忘。他再次找到乔木,提出建议,主张将反右倾的文件仅限于省一级范围分发,并停止向下级传达。同时,他提议起草一份旨在持续纠正“左”倾错误的文件,并下发给县级以下单位。少奇同志还要求乔木将此提议转达给毛主席。
然而,会议中对彭总的批评气氛愈发激烈,乔木不敢将少奇的提议转告给毛主席。
在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同志在回顾过往经验时言道:倘若当时上层抵制“右倾”,而基层继续抵御“左倾”,局面或许会更为乐观。
毛主席听闻此事,对胡乔木同志进行了批评:“党的副主席有令让你完成撰写,你理应遵从,不履行职责实属不当。”
05
毛主席邀我游水。
大约在七月下旬,毛主席的贴身卫士拨通了刘振德秘书的电话,邀请我前往芦林水库一同游泳。
我急忙搜寻着游泳衣。即将踏出家门之际,我感到一阵寒意,遂又寻出一双丝袜穿戴起来。
少奇瞥我一眼,道:“还穿丝袜?”
芦林水库毗邻毛主席下榻的“美庐”不远。毛主席常在此畅游,有时亦会邀请几位同志一同下水,畅谈一番。日前,听闻王任重同志也应邀前来,与主席同游于水库之畔。
抵达芦林水库之际,毛主席及众位同志正欢快地在水中畅游。我向主席致以问候,随即也加入其中,一同畅游。
在稍后的休憩时刻,主席关心地询问:“少奇同志的身体状况如何?”
我向他解释道:“少奇同志正遭受肩周炎的困扰,尚未痊愈。近期工作繁重,他感到身心俱疲,因此抵达此地后并未参与任何活动。”
毛主席严肃地叮嘱道:“请你转告少奇同志,切勿过于紧张。会议结束后,请他寻个地方好好休息片刻。”
少奇同志那段经历的确颇为紧张。在毛主席批示了彭总的来信后,少奇同志的情绪显得格外沉重。他整日闭门不出,深居办公室之中,不是埋头研究材料,便是陷入沉思,对于任何娱乐活动皆不问津。夜间,他需要服用大量的安眠药方能入眠。
某日破晓时分,少奇服下安眠药,阅毕文件,起身前往洗手间。不料,他突然“啪”地一声栽倒在地,竟毫无知觉。
我心中一震,急忙拨通了工作人员的电话。众人齐心协力,将少奇抬上了床。医生立刻为他把脉、测量血压,结果显示一切正常,这才让大家松了一口气。
少奇依旧昏昏欲睡地进入了梦乡。据医生推测,他可能是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物。
午后,少奇从睡梦中醒来,我向他描述了眼前的情景,他微微一笑,回应道:“我不清楚。”
7月29日,林彪亦抵达庐山。一经发言,便将调子提升至高潮,直言彭德怀同志为“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
毛主席再次提议,召集那些原本滞留于北京的中央及军队干部赴庐山,召开第八届八中全会,并形成相关决议。
在这段时间里,毛主席多次邀请我一同游泳。某日,毛主席的秘书徐业夫同志来电告知我游泳之事,恰逢我正游览含鄱口,徐业夫同志更是亲自驾车前来寻我。
随后,江青亦踏上了庐山的山巅。她自广州而来,身边还携带着数位专为她摄影的摄影师同行。抵达山巅之后,她便投身于选景与摄影的忙碌之中。
某日,毛主席传唤我与子女一同前往芦林水库畅游。
抵达目的地后,我们荣幸地见到了江青同志,以及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同志的夫人水静女士,还有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同志的夫人余叔女士亦莅临现场。
大家谈笑间,江青为我们拍了张合影。
片刻之后,电话铃声骤起,有人告知江青,天际的云彩正缓缓移来,敦促她速速前往拍照。江青早已在庐山仙人洞精心挑选了拍摄地点,并派遣了专人守候。她毫不犹豫地挂断电话,独自离去。
于是,我们便前往水库畅游。毛主席亦随众一同游泳。当游毕上岸,已是正午时分,主席邀请我们一同用餐。
餐点已备妥,而江青却迟迟未归。虽已催促两次,她依旧杳无音信。
众人纷纷说道:“毛主席,请您优先用餐,以便能早些休息。我们在此等候江青同志到来后,再一同用餐。”
毛主席:一起吃饭!
众人落座之际,江青重返现场。她环顾四周,眉宇间显露出不悦,怒斥道:“自家的文章固然出色,他人的妻子亦各有所长。”主席哈哈一笑。
我未曾料想,江青竟在众多人等以及孩子们的注视下,吐露如此之言,令人颇为惊讶。我唯有强忍心中震惊,佯装未曾听闻,随即匆忙为她腾出座位,转而询问她摄影的经过,这才得以安抚她的情绪。
随后,毛主席挥毫为江青所摄的庐山仙人洞美景题写了“暮色苍茫看劲松”的诗句。
06
庐山会议转向原因
庐山会议途中竟发生了180度的转折,实属令人惋惜。因素众多。
彭总的部分言论确实略显失当,比如提及过去在延安举行的华北会议期间,有人对他连续斥责了四十日,甚至言辞激烈。至于我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或许需借助苏联红军的力量方能得以妥善解决。
恰在此时,驻苏大使馆传来情报,其中汇编了苏联领导人对我国党派的批评内容,其措辞与彭总的观点颇相吻合。苏联大使尤金甚至在北京向留守中央的陈毅同志直言:“如今,你可以着手进行政变了。”
在庐山会议前夕,苏联政府正式向我国发出通知,决定中止向我国提供制造原子弹所需的设备。这一消息让人不禁联想到彭总在会议召开前,率领军事代表团访问东欧数国,所受到的盛大欢迎。基于这些情况,人们普遍认为彭总拥有深厚的国际影响力,并认为他是在为民众的利益发声,竭力争取。
在庐山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坚定地与毛主席站在一起,却不幸地对彭德怀同志作出了错误的批判。
尽管少奇同志持有观点,即一名政治局委员向中央主席反映问题,即便其意见存在偏差,亦非错误之举,然而,他对于彭总的做法却并不认同。
彼时,党中央及毛主席亲自参与纠正“左”倾错误,而彭总的举措让人误以为是要追究个别成员的责任,这难道不会引发党内分裂?刘少奇始终将党的团结视为至高无上的原则。
在这段时期,我们多次召开会议对彭老总进行批判,气氛异常紧张。会上,发言内容五花八门,无所不谈。
此时,个别发言者对“大跃进”运动给予了全盘肯定,甚至对其弊端视而不见。柯庆施等人更是将是否设立农村公共食堂的议题上升至“路线斗争”的高度。
庐山上批彭的会,毛主席常不参与。
然而,少奇同志与周总理他们身负一线重任,不得不参与其中,甚至主持大局。在会议现场,有时混乱至极,以至于难以继续进行。甚至有人企图对彭总动手,幸得少奇同志及时制止。
意甲焦点战: 尤文vs亚特兰大, 尤文主场迎战亚特兰大, 对
2025年必看!三款美肤宝隔离防晒哪款好用?深度评测SPF4
光伏变主力,分布式装机过半,技术升级加快
舜熙科技 AI 智能体:赋能智慧养老企业,重构行业服务新生态
半藏森林发文回应网友质疑 做过第三者但没有出轨
中东局势再陷扑朔,美沙关系紧张引发地区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