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51国关税核弹引爆!7月17日深夜,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传来消息

发布日期:2025-07-25 03:12 点击次数:147

特朗普这轮关税大棒是真抡起来了。

就在这个7月,白宫一纸令下,对51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直接加税,幅度从10%到50%不等。

欧盟、加拿大、墨西哥这些老伙计,还有巴西这样的新兴大户,一个都没跑掉。

欧盟扛上30%的新税,加拿大墨西哥是35%,巴西最惨,直接加到50%。

8月1日就要生效,全球供应链当时就炸了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边算了个账,说这顿操作下来,搞不好全球贸易量得缩水将近4%,新兴市场卖出去的货损失尤其大。

你想啊,这么干谁受得了?欧盟那边火急火燎启动了紧急协商。

法国总统马克龙气得够呛,直接说这政策“完全没法接受”。

德国总理默茨也是一脑门官司,点明这对欧洲汽车业的冲击可就大了去了。

巴西总统卢拉更是有备而来,直接甩出美国商务部的数据:过去15年,美国对巴西可是攒下了41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没说的,找WTO说理去。

墨西哥和加拿大也不含糊,一个搬出《美墨加协定》启动争端解决,一个对美国铜矿反手就是一套对等征税。

这场大戏里头,美国其实对中国是有点区别对待的意思——第一波名单里没咱们。

但咱们自己心里都清楚,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为啥?稀土呗。

美国的军工、新能源车、芯片这些命根子产业,90%的稀土得靠中国供着。

2023年咱们对稀土出口管了一手之后,美国那边就慌了神。

五角大楼挤出4亿美金给本土企业打鸡血,又转头去找印度买。

结果印度倒爷转手就加了价码,卖给欧美的稀土比市场价贵出两倍多,直接把美国供应链这层短板给捅穿了。

今年5月,双方在日内瓦那场马拉松式的会谈好歹算有了点结果。

美国同意把对中国乱七八糟加起来145%的平均税给砍到10%,咱们也相应把对美关税降到了10%。

但这锅饭里夹着生米——美国还留了一手,手里握着24%的“缓冲关税”激活权,就盯着8月这轮谈判呢。

美国财长贝森特计划8月初带队过来,谈的重头戏无非两个:一是拍着胸脯保障稀土供应,二是想让咱们在芯片生产设备这类高科技产品上放松点口子。

美方的算盘珠很响:希望咱们多买点美国的大豆牛肉之类,还得保证稀土别涨价;咱们这边也没客气,要求就一个:彻底取消对咱们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

就在老美那边忙着给各国加税筑墙的时候,咱们国内则是另一番景象。

中国直接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出口到咱们这的商品,几乎全部零关税!但这个好事可不是见者有份,咱们有筛选机制:前提是你得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因为这个,菲律宾由于在南海搞小动作,直接被排除了名单。

尼日尔那边也因为资源开发的摩擦,零关税落地被按了延迟键。

海关的数据挺能说明问题,2025年刚过去半年,中非贸易额就冲到了1.18万亿人民币,比去年涨了14.4%。

效果是肉眼可见的,埃塞俄比亚的精品咖啡、加纳的顶级可可,这些好东西现在涌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你看,这完全是两套思路在打擂台。

美国那个所谓的“逆差安全论”说来说去,就是想借《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这根大棒,逼着产业回流美国老家。

咱们这边呢,背靠着RCEP这个大家伙在构建朋友圈,效果也不错。

2024年咱们对东盟的出口涨了23%,芯片通过越南转口更是飙升了32%。

咱们商务部有句话算是点到了关键,回应美国也想享受零关税待遇时直接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里该担的责任,不能糊弄。”这话不重,但戳的就是全球发展失衡的那根软肋。

这场关税混战,逼得全球供应链不得不加速搬家找新地方。

美国自己的汽车巨头通用就是个例子,干脆把变速箱的采购从墨西哥转到了中国,一算账,成本还能降15%。

另一边,中国光伏老大隆基绿能也和美国企业First Solar重修旧好,跑到亚利桑那州合作搞钙钛矿电池线。

货币结算这块变化也不小,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买卖里占比冲到了40%,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触角伸到了110个国家;另一边,美元的老大地位有点晃荡,份额缩到了48%不到。

非洲如今成了新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咱们在非洲帮忙建起来的铁路、港口项目都超过130个了,给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过40万个。

零关税这套组合拳,正在推动形成一种“资源-制造-市场”的闭环。

举个例子吧:刚果(金)挖出来的优质钴矿,通过零关税通道顺畅运到宁德时代的电池工厂,做出来的成品电动车正好又大量卖回到需求猛增的非洲市场。

对比下来更明显了,美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占比十年间从17%降到了现在的8%,咱们这边从5%起步,现在接近20%了。

看来经济合作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响力的厚度。

回过头看,5月日内瓦那份协议带来的松口气,恐怕还只是暂时的。

美国咬着10%的基准关税不松口,那24%的所谓“缓冲关税”90天后还得重新过堂。

更重要的是,科技这块的割裂一点没停:美国这边捂着AI芯片死活不放出口,咱们国内芯片自给率硬是从15%爬到了35%,华为的昇腾芯片算力甚至干翻了英伟达的A100型号。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坐不住了,发出警告说,这场关税风波搞下来,那些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关税税率可能从16%飚到44%!贫富差距这一块,怕是要被越撕越大了。

历史上找参照物,这场面有点类似1930年美国搞的那个《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但世界早变了!数字丝绸之路正推动跨境电商用区块链搞结算,隆基绿能巧妙地在墨西哥开厂来绕开美国关税壁垒,比亚迪跑到东南亚建起了电动车组件基地。

这些新玩法,其实都在削弱过去那种单纯靠加税来限制的老手段的效果。

新的区域性合作网络,生命力出奇的旺盛。

说到底,加关税这玩意儿,玩不好就容易反弹伤到自己。

美国中西部那些种大豆的农场主,眼看着出口的路被堵了,破产浪潮已经不是危言耸听。

汽车制造商们更叫苦不迭,零件被加税直接导致整车成本涨了15%。

反过来看这边,中非贸易额在零关税政策下朝3000亿美元高歌猛进,刚果(金)的钴、卢旺达的辣椒这些宝贝,正通过新搭建的供应链走向世界。

戏剧性的一幕是:当特朗普忙着给51国发出加税通知函的时候,地球的另一边,中国海关总署正一笔一划地为非洲53国签发着零关税证书。

这“51”和“53”两组数字碰在一起,背后不仅仅是筑高墙和开新路的不同选择,更像是一个单极强权的旧剧本,与正在艰难分娩的多极秩序之间,正在进行着一场历史性的换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