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1960年年夜饭,毛主席因一张葱花饼震怒

发布日期:2025-07-26 02:46 点击次数:111

1960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毛主席的饭桌上只有三个简单的素菜:炒辣椒、炒苦瓜,还有一张金黄色的葱花饼。

主席拿起饼,刚吃第二口,忽然眉头一皱,筷子猛的一放:“叫程汝明过来!”

主席为何如此生气?程汝明又是何许人也?

话说在1926年,程汝明出生在一个山东的贫困农民家庭。

他13岁就开始在外打工,曾在一家西餐厅做学徒。别人因为刷盘子太辛苦都离开了,但他不仅没放弃,还经常偷偷观察厨师炒菜的技巧。他的手里总是拿着抹布或锅铲,从不闲着。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学会了各种西餐的烹饪技巧,煎、烤、烹、炸样样在行。后来,我还被选中为外国专家做菜。

1954年,程汝明忽然接到一个通知,让他去给主席做饭。

第一次给主席做饭,程汝明紧张得手心出汗:“主席喜欢吃辣的,但我擅长的是做西餐。”

后来他发现主席吃饭很简单,剩菜热了接着吃,如果味道不好,也只是笑笑说“下次少放点盐”。

程汝明用小本子记下了主席喜欢的菜肴细节:“红烧肉要不用酱油,改用糖色炒制”“苦瓜要拌上豆豉才好吃”。

最特别的是那道“毛氏红烧肉”,别人做这道菜时都是用酱油上色,但他却研究出了用冰糖来炒糖色的方法。他用湖南的五花肉炖煮,肉质软烂,入口即化。毛主席尝过后连连点头,夸赞说:“这肉不用酱油,却比酱油做的还要香!”

1959年那年干旱得很,田里的作物都收不起来,很多人都连窝头都吃不上了。

毛主席得知后,直接将自己的伙食标准减了一半,他说:“老百姓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那段日子,毛主席吃饭时经常只有野菜和红薯,有一次甚至一个月都没吃过米饭。

程汝明心里着急,看在眼里:“主席的眼窝都深陷了,再不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怎么行?”

他来自山东,家乡常吃葱花饼,于是决定给主席做一次。他将面粉和葱花、盐混合,在锅里煎至金黄。

主席一尝脸上就露出了笑容:“这饼真香,葱的味道都融入到面里去了。”

从那以后,葱花饼就成了主席餐桌上的常客,有时候工作到很晚,主席会吃掉半个饼,配着一碗小米粥。

1960年的除夕夜,程汝明有点小聪明,他买了一块肥猪肉,熬出了白白的猪油,混在了做葱花饼的面团里。

年夜饭上桌了,主席拿起饼咬了两口,然后又放下了。

他用手指轻轻地在桌上点了点,问道:“这饼里是不是加了猪油?”

程汝明心里一紧,连忙低头说:“主席,我觉得您太瘦了,想让您......”

主席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现在老百姓都吃不起油了,我怎么能用猪油烙饼呢?”

程汝明这才明白,主席不是生气菜不好吃,而是心疼老百姓还在挨饿。

程汝明后来开了“程府宴”,招待外国朋友品尝中国菜。但他经常对徒弟说:“在我给主席做饭的那22年里,最让我难忘的是,主席吃窝头时总说‘不能浪费’的样子。”

现在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个饼,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毛主席不是吃不起好东西,而是认为“国家穷的时候,领导人更应该和老百姓一起过苦日子”。

这饼里藏着一位大国领导人心甘情愿和人民一起吃苦的决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