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依据正史推测:唯一能守住荆州之人,勇胜关羽,力过黄忠

发布日期:2025-09-11 17:11 点击次数:54

关羽因为疏忽丢掉荆州这事,成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之前,刘备一边拿下荆州,一边夺取益州,还攻占汉中,发展的可真是顺风顺水。

事发之后,刘备失去了荆州,重要将领也阵亡,遭遇了惨重的失败,最终命在白帝去世。

关羽尽管是个名将,可是他的性格有些缺点,守城这块他也不太拿手。

让关羽临时改变性格也不太可能啊,那么到底换谁能扛住荆州呢?

隐藏缺点

刘备麾下有“五虎上将”,这几位代表的是蜀汉的顶尖战斗力,刘备的建兴大业还得靠他们出手。守住荆州这件大事,刘备得慎重考虑,挑选最靠谱、最有本事的将领,毕竟关系到整个局势。

不过细细琢磨一下,这五虎上将里头,好像都没能把荆州守住。

说起来,关羽作为刘备的二哥,跟着刘备一路走来,挺得刘备的信赖。而且,关羽可不就是那种只会耍刀挥枪的莽夫,他也是有谋略的人。

从多个角度来看,关羽无疑是守驻荆州的最佳人选,但刘备似乎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关羽有点自负。

自很早以前起,关羽就有点傲气,总表现得挺嚣张的,搞得人看了挺反感的。

关羽对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还能装得这么洒脱,可一遇到那些比他身份高的人,他依旧是一副“看不起你”的架势,搞得不少人都觉得挺不爽的。

孙权身为东吴的主人,和刘备处于相同的水平,虽然他年纪稍微小一点,但这并不影响孙权的身份地位。

孙权想让自己的儿子和关羽的女儿成亲,虽然这在当时看来算是“高攀”的事,但关羽根本没把孙权放在心上,不仅不敬他,还要骂孙权。

孙权把自己儿子称作“犬子”,其实是在谦虚。

关羽把自己女儿叫做“虎女”,而别人的儿子却是“犬子”,要是说得好听,这叫自大,要是说得难听,那就是在骂人。

这事儿就得孙权来办,要是换成孙策,早就和关羽动手了。

关羽丢了荆州,和东吴关系搞得破裂,这事儿主要靠孙权来解决。要是换成孙策,估计早就和关羽掐上了。而导致这局面的导火索,就是关羽那副态度,实在太差劲了。

刘备和关羽一同共事了挺长时间,关羽一向对兄长挺尊敬的,所以刘备也觉得这事儿没啥大不了的。没想到关羽会提出这个问题,而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他倒是一清二楚。

像张飞吧,他爱喝酒,还常常骂士兵,这些都是做大将的不太好的事儿。而且,就因为这两点多少和他的结局有关系……

五虎四废

刘备以前喊张飞守城,可这家伙不但喝得酩酊大醉,还动手打士兵,结果把刘备的家眷和城池都搞丢了。

从那以后,刘备再也没让张飞去看守城池。

好歹这回吃了大亏,张飞还是那样,喝了酒就动手打人,一点都没长记性。

赵云虽然没有张飞那些毛病,可是因为太过正派老实,交的不多,朋友也少。这种人,要想守城也不太行。

那会儿刘备拿下了桂阳郡,就让赵云去当了那里的太守。

上次的桂阳太守叫赵贤,是曹操派来的,表面上投靠刘备,但心里呢,还是偏向曹操的。

这赵贤呢,有个特别漂亮的嫂子,他打算把嫂子献给赵云,好图得到赵云的照料,可赵云压根儿没搭理他。

有人提议让赵云收了这个女人,可赵云却觉得赵贤可能心怀二意,坚决不打算跟他搭上关系。

没过多久,赵贤确实跑了,很多人都受到牵连,可赵云倒是安然无恙,没事似的。

在博野之战中,赵云擒住了那个地方的将领夏侯杰,这个人还是赵云的老朋友。

夏侯杰原本希望赵云能帮帮自己,可赵云却直接把他交给了刘备,幸亏刘备心胸宽广,夏侯杰才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赵云虽然忠肝义胆,可就是不太懂得变通,没啥教朋友的本事。这种人能守住一座城,倒是没问题,可要守荆州,恐怕就难了。

刘备在派人看守荆州的时候,马超还没有加入阵营,不过我们也可以大胆揣测一下,刘备让马超来把守荆州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这个计划成败几率到底如何。

因为马腾跟曹操达成了协议,所以年纪轻轻的马超可是当过凉州刺史的。

他在守卫凉州的时候表现一直挺不错,要让他去镇守荆州,可能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呀,按正史来说,马超可不怎么讨人喜欢,他可是出了名的不孝子。

当初曹操用高官厚禄把马腾请到洛阳,让他老老实实地被自己盯着。

不过马腾走之前,为了儿子,他争取到了凉州刺史这个职务,这样马超还能继续带领西凉的军队。

可后来曹操来了,要借道,马超明知道自己全家都被曹操扣着做人质,他还坚持要跟曹操作对,一开始还把曹操整得挺惨的。

曹操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就撕票了。

大家都觉得这是马超的责任,他没必要冒这么大危险去阻止曹操。

马超输给曹操以后,又投靠了张鲁。张鲁了解马超这个人品不怎么样,所以也没打算重用他,只把他当做一个能用一次的攻城利器。

结果也证明了马超确实靠不住,他又转投刘备。虽然刘备接受了他,可说实话,刘备根本不放心他,也不会让他去守荆州……

不起眼的他

当刘备挑选五虎上将神将的那会儿,最先被淘汰掉的就是黄忠老爷子。

因为正史里的黄忠和演义里不一样,他那场和关羽的战斗根本没发生过,刘备也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厉害。

赤壁一战一结束,荆南的四郡都吓得屁滚尿流,跑得没影儿。至于演义里的韩玄,本来还想和刘备一拼到底,但实际上没那么倔,直接就投降了。

韩玄一见形势不妙,直接就投降了,所以也就没有后来的黄忠和关羽的激战,也没有魏延带着城池投降的场面出现。

黄忠没有和关羽拼过,也就没有在刘备面前显锋芒的机会,所以这事儿,刘备肯定也是不会让一个快七十的人去干的。

既然五虎上将都不怎么行,那还有谁能挑得了担呢?肯定是有的,这个人就是魏延啦。

要是魏延没有投降城池,诸葛亮也不会说他天生反骨,更不会阻止刘备想要让他用上。

其实刘备早就察觉到魏延不凡的实力了,但由于当时的舆论压力,刘备没法给他一个重用的机会。

直到后来攻占汉中,刘备才终于能放手让魏延施展一番,魏延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其实汉中太守的职位本来应该是张飞的,张飞自己也觉得应当轮到他,因为关羽都已经占领荆州了,他觉得自己拿个汉中也不算过分。

可是刘备却把汉中给了魏延,还关心着他有没有什么想法。

魏延说:“要是曹操动用了整个国家的力量继续攻打汉中,我会尽力挡住他。要是一个偏将带着十万大军来,我一定搞定他。”

既然魏延有本事守住汉中,那么他也有实力把守荆州。毕竟,他本就是荆州人,在那儿也结交了不少好友,这些朋友也算是他在荆州的得力助手。

北伐时的魏延虽然挺嚣张,但他年轻的时候可没有那么冲动,绝对不会犯关羽那样的大错。

那时候,刘备其实最合适留下魏延守荆州,他各方面都挺合适的,可就有一个“场外因素”困扰:他的资历还太年轻,不够深厚。

想要守住荆州,得找个能站得住脚的人,可魏延那时候还算小有名气,没到那份儿程度,搞不好还会惹出点啥乱子,着实不太稳妥。

即便魏延有本事处理这事,但刘备也没必要去冒这个险嘛,反正得考虑到风险啥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