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华为有如今成就,全仰仗这位“救星”,4次挽救华为,任正非都敬重有加

发布日期:2025-08-08 07:58 点击次数:162

说起华为,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任正非。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在华为那些腥风血雨的关键时刻,真正能救华为于危难的,是有着“华为女皇”称号的孙亚芳。她可不是一般人,能让任正非都得收敛点脾气。要不是孙亚芳在背后多次救场,今天的华为可能早就不存在了。

到底她有多厉害?为啥在男人主导的商界,她却能成为华为扛把子?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恐怕比你想象中还精彩。

华为现在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最牛的科技公司之一,孙亚芳绝对功不可没。她亲手打造的“狼性文化”,成了华为一路逆袭的武器。故事得从华为成立的那会儿说起。

1987年,任正非已经43岁了,在深圳创办了华为。跟大部分创业早期公司一样,华为那时候小得可怜,还超穷,连工资都快发不起。而当时孙亚芳呢,人在北京研究所当着工程师,属于让人羡慕的“铁饭碗”,生活非常安稳。

孙亚芳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干过技术员、老师、工程师,总之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中规中矩那种。几十年舒舒服服的后半生,完全没问题。

1991年,华为急需资金代理交换机业务,眼看就要发不出工资。这时候,任正非跟孙亚芳意外认识了。他俩是老乡,孙亚芳看在老乡的份上,不但亲自担保,还用自己的关系为华为拉来50万贷款。要知道,当时的华为就是个小公司,连银行都不愿搭理,孙亚芳能豁出去给个担保,这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任正非当时打心底感谢她,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为了把她招进公司,任正非甚至天天在她单位门口堵人。那会儿,孙亚芳已经37岁,要放下铁饭碗去不靠谱的小公司,简直像玩命。可她还是做了这个决定,1992年果断辞职,加入了华为。从那以后,她和任正非一起并肩作战,走过了26年的风风雨雨。

孙亚芳一进华为,很快就碰上一大难题。公司当时因为“先给货后收钱”的老套方式,资金周转特别慢,压力山大,甚至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还被供应商追着还钱。

那会儿,华为好不容易收到了一笔货款,大家争吵半天到底是先还债还是发工资。孙亚芳坚决主张先付工资,理由特简单:员工走了就回不来了,供应商可以换。就因为这份果断,员工士气直接被拉满,拼了命投入新项目的研发。

没过多久,华为终于研发出了自己的数字交换机,一举打破国外垄断,硬是在国内通信圈站住了脚,这可是生死时刻的大逆转。

公司刚有点起色,很快又出现新问题。到了1996年,员工收入高了,不少人开始偷懒。孙亚芳见势不妙,带头让市场部26个主任和7000员工一起交了辞职和述职报告,公司重新评估谁该留下、谁该走。结果,6个主任直接离职,团队大瘦身,华为彻底变成了一支“不服就干”的狼性队伍。

2003年,华为又遇上了几乎最黑暗的时刻。那时候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任正非失去了母亲,技术骨干患癌,连“华为太子”李一男都离开创业,更可怕的是思科还要告华为,任正非自己也查出患癌。一连串打击让任正非差点撑不住,甚至都想把公司以100亿卖掉。

关键时刻,孙亚芳站了出来。她不仅搞定了和思科的官司,还带领华为和3COM合作打入了北美市场。她还请来国际大律师“验厂”,放大了中国企业被外国公司打压的话题,让舆论倒向华为。思科最终也扛不住压力,主动和解,华为名气这一战彻底打响。

在华为内部,孙亚芳并不是个和蔼的“女神”,而是大家公认的“虎妈”。骂起员工来毫不留情,曾经在展会上看到员工没系领带,直接就发火,“太丢人了!”员工们都怕她,但更心服口服地觉得,正是“虎妈”才能把公司带出困境。

孙亚芳也有非常细致温暖的时候。2001年任正非母亲出车祸,他第一反应就是找孙亚芳,她二话不说直接飞去组织抢救。2002年任正非抑郁,想不开想自杀,是孙亚芳一遍遍打电话开导他。连任正非都后来感慨:“要不是孙亚芳团结大家,华为早完了。”甚至他自己查出癌症时,也是第一时间找她商量,怕其他人知道引起动荡。

2018年,63岁的孙亚芳卸任华为董事长,19年的掌舵生涯终于画上了句号。她带领下的华为,从1994年销售额1.5亿涨到2008年23亿,2010年第一次杀进全球500强。她不仅留下了“狼性”文化、强大的团队,还留下了华为不服输、永远向前冲的精神。

可以说,孙亚芳和任正非这对搭档,真的是撑起了中国最传奇的企业“二人转”。有她在,华为才有今天的底气,无愧“女中诸葛”这顶帽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