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中方婉拒了,普京挂断四国电话,新的担保国诞生,3年仗不能白打

发布日期:2025-08-25 10:41 点击次数:78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阿拉斯加美俄峰会后,普京向特朗普抛出一项关键提议,让中国担任乌克兰安全的担保国。中方一句“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巧妙婉拒。

不甘心的普京连夜致电四国,却无人接盘,最终美国以模糊承诺“补位”,成为乌克兰唯一的靠山。这场博弈背后,是普京对俄乌三年血战成果的严防死守,俄军打下的土地绝不能白丢。为何俄罗斯突然让步?美国又为何接下烫手山芋?

俄乌冲突已经拖了3年多,普京的“止损”意图日益明显。俄军目前控制乌东顿巴斯、扎波罗热、赫尔松等约1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些地区不仅是欧洲最大煤炭基地和“黑土粮仓”,更扼守黑海出海口,堪称俄罗斯的战略工具箱。

普京深知,再打下去,国内经济与民心难以支撑,2024年民众对战争支持率已从70%跌至60%,且西方技术封锁导致GDP跌出全球前十。

为固化战果,普京在阿拉斯加峰会抛出“安全保障”方案,允许乌克兰获得类似北约第五条的保护,但条件是中国必须成为担保国之一,这一招暗藏三重考虑。

对冲北约影响,美欧主导的安全框架等于在俄门口设“监视塔”,引入中国可打破西方垄断;争取中国的立场,若中方参与担保,或变相承认俄控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归属;平衡中美关系,借“中俄准同盟”暗示向特朗普施压,换取乌领土问题让步。

面对普京的“盛情邀请”,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仅重申,“中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这看似模糊的表态,实为滴水不漏的拒绝,背后逻辑清晰。

那就是我们不趟地缘浑水,担保国需承诺“乌克兰遭攻击时出兵协防”,本质是军事结盟行为,违背中国“不结盟、不对抗”原则。更关键的是,若按俄方设想,担保范围将涉及俄占区归属问题,中国一旦参与,等于被迫在乌主权问题上“选边站”。

不当博弈筹码,普京多次试图将中国拖入俄乌局中,2023年抛出《伊斯坦布尔协议》列中国为担保国;2025年3月又提议“欢迎中国派维和部队”。中方始终以“需联合国授权”挡回,避免成为俄罗斯制衡西方的外交杠杆。

对我们来说,中立才是真底牌,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独特价值,恰恰源于“非当事方”身份。联合国2025年和平指数报告指出,中国因其中立性被公认为最具公信力的调停方。若介入担保机制,不仅丧失调解资格,还可能引发西方对中国“军事扩张”的炒作。

被中方婉拒后,普京紧急联络印度、巴西、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均遭冷遇。僵局中,特朗普突然松口,“美国比任何时候都愿意向乌提供安全保障”。但细看其承诺,满是伏笔......

美方虽然口头承诺会“保护”乌克兰,但是拒绝驻军护乌,仅承诺“类北约防御原则”,却明言“美军不进驻乌克兰”。之后更是割地定调,公开宣称“克里米亚别想收回,乌克兰永远别想入北约”。

还有就是捆绑俄资产,以冻结俄资产收益为抵押,向乌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将战争成本转嫁俄方。

特朗普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收割外交得分,在乌克兰最无助时“雪中送炭”,对冲此前“美国不管欧洲战争”的消极形象;锁定能源利益,迫使乌方让渡稀土等战略矿产开发权,将乌经济转化为美资提款机。离间中俄,以“暂缓对中国购买俄油制裁”为饵,阻止中俄深化合作。

乌克兰对“美国担保”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获得西方背书;忧的是特朗普的承诺充满变数,

安全保障空心化,美军不进驻、北约不接纳,所谓“保护”实为政治声援。

领土问题被定调,特朗普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方,乌东四州前途未卜,基辅民意调查显示91%民众拒接“以土地换和平”;经济殖民隐忧,美欧要求乌保持“非军事化中立”,但军援依赖使其被迫贱卖资源,美乌矿产协议被批“债务陷阱”,乌未来50%矿产收益已抵押给西方。

更讽刺的是,泽连斯基一面扩大制裁中企,一面又放风“愿听北京意见”,暴露其在大国夹缝中的战略摇摆。

为什么普京如此执着于“担保”呢?

要知道,俄军在今年6月遭乌军“蜘蛛网行动”重创,十几架战略轰炸机化为废铁,制空权岌岌可危。三年战争付出60万士兵伤亡、经济遭西方万次制裁的代价,若最终仅换回临时停火,无异于战略溃败。

如果没有大国背书的和平协议,终将是沙上筑塔。此前美俄英曾担保乌克兰弃核,却未能阻止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而今俄占乌东四州已写入宪法,必须用“国际担保”将现状合法化,否则三年血战功亏一篑。

乌东前线俄军新部署的激光反无人机系统,战场上每一束激光都在呐喊同一句话:“这场战争绝不能白打!”

普京强推“担保机制”的执念,折射出俄乌冲突的残酷现实,战场成果需靠谈判桌锁定。俄军阵亡超10万、GDP遭腰斩换来的20%土地,绝不能因停火协议缩水。而中方的拒绝,恰恰点明核心矛盾未解,

“若北约不承诺停止东扩、俄乌不解决领土分歧,任何安全保障都是纸糊的墙”。

这场博弈中,中国以“不担保”实现三重破局,守住了战略自主,拒绝被美俄任意一方绑架,维护全球南方国家信任;握紧了调停王牌,联合国数据显示,中国斡旋的俄乌粮食外运、战俘交换等协议执行率达92%,远高于美俄主导机制。

定义了可持续安全观,向世界证明,和平不是靠军事同盟施压,而是通过共同发展根除冲突土壤。

当特朗普签下“安全保障”文件时,乌克兰拿到的只是一纸没有美军背书的承诺;普京挂断四国电话时,俄军坦克仍深陷乌东泥泞。

而中方那句“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正成为各方重新掂量的务实方案。三年来,战场改变的是边界线,不变的是大国博弈的本质,没有白打的仗,只有算不清的账。

参考资料:

中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2025-08-18 16:23·光明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