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短期不急但别放弃,赣州到广州直达高铁要留门路

发布日期:2025-10-10 10:08 点击次数:57

赣州到广州,真需要现在就动工再来一条高铁吗?答案听起来有点矛盾:短期内不急,但这条“梦想直连线”绝对不能轻易扔掉。

早高峰的赣州站,旅客拉着行李排队,手机上刷着列车时刻表。现在从江西往广东,最方便的还是走赣深高铁,再接广汕高铁折返——票子能买到,时间也凑得上。地方上也常这么说:赣州到广州,通过赣深+广汕的组合,目前能比较好满足出行需求,所以短期内还不具备纳入国家铁路相关规划的条件。

把时间线捋清楚一点:赣广高铁的设想早有轮廓,起于赣州西站,途经信丰、龙南、全南,南接广州北站,全长约312.8公里,按350公里/小时双线设计。江西把它列进“十四五”重点研究项目,广东也把它放到广州综合枢纽和“四联”京深港通道的联络里——地方热情十足,像把梦想扔进锅里猛炒。但国家层面还没把这道菜端上桌。

国家的角度也很现实:眼下赣州到广州已经有成熟的通道,包括京港方向和赣深高铁等,日常约有30对高铁运转。赣深开通后客流稳定在2.5万人/日,峰时座位利用率不到70%。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再建一条平行高铁线,从经济性和必要性上都值得深思。基调是“强化主通道、疏通微循环”——先把主要通道打通通畅,再抓节点的补短板。

站在车站听到的对话很有生活感:一位乘客问基层交通官员,“那条直达广州的高铁什么时候能通?”官员很实在地回答:“国家层面还没把它纳入十五五规划,短期难以启动。但我们不会放弃,十四五列为重点研究,后续会比选线站位、创新投融资。”那语气里既有点无奈,也透着一种不服输的执着。

广东方面也没有把门彻底关上。广州最新的规划里提出了“广河高铁从化站衔接方案”,试图用新建线路加上既有的武广线组合来分流客流。有点像先搭个临时人行天桥,再慢慢修地下通道:既省钱又见效,为未来的赣广高铁保留了想象空间。

▶更大的棋局:不是一条铁路能决定的事

这件事背后牵扯的远不止轨道和钢筋。它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链上移、人口迁移,以及地方和中央在资源配置上的优先级博弈。对江西而言,赣广高铁是通往大湾区的南下窗口,是承接珠三角溢出效应的通道;对国家而言,则要把全国的网络和战略工程放在一起统筹考虑,比如把资源优先投向西部陆海通道、沿边铁路等战略节点。

眼下的务实做法是:先把既有线用足,把“能用的先用好”。技术上可以通过增列车次、优化联运、改造枢纽来缓解短期需求;政策上则把赣广作为战略储备,提前梳理投融资方案和线站位,为将来随时启动留好窗口期。比喻来说,现在要做的是把路基打稳、把图纸画好,等国家总体节奏一转,再把高铁建成“筋骨”。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场关于稳妥与远见的选择题。稳妥的一项是补短板、提运能,让现有线路更高效;远见的一项是押注一条直达的“黄金走廊”,占先机、抢未来。如果你是普通乘客,或许更关心当下能不能更方便、更便宜出行;如果你是地方规划者,眼光可能更放在几年、几十年之后的经济溢出和人口流动上。

你会怎么选?是先把现有线条打磨得更顺滑,还是早早动工抢占发展先机?欢迎在评论里说出你的想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