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鸟枪换炮!乌海告别绿皮车时代,新高铁站即将投用!

发布日期:2025-10-26 19:22 点击次数:106

家人们,炸了,真的炸了!

咱乌海,就是那个你印象里出门基本靠走、刮风基本吃土的老地方,马上要通高铁了!

这话我说出来自己都觉得有点魔幻,你敢信?

就在前两天,10月17号,我按捺不住那颗八卦的心,溜达到还在“最后冲刺”的乌海南站施工现场,嚯,那家伙,机器跟开了演唱会似的,工人们忙得脚不沾地,空气里全是那种新水泥混着激情的味道。

这种感觉特奇妙,就好像你看着一个从小穿开裆裤长大的发小,突然有一天西装革履地告诉你,他要去纳斯达克敲钟了。

几年前,当包银高铁这事儿刚提出来的时候,多少人当个笑话听?

饭桌上的谈资罢了。

“就咱们这地方?还高铁?画饼充饥吧!”

这话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咱们这种靠“黑金”吃饭的资源型城市,在很多人眼里,标签早就焊死了,跟“高大上”的高铁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

可现实专治各种不服。

我站在那座全新的站房前,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将近5000平方米,愣是给我看出了点“家有吾儿初长成”的感动。

整个建筑那叫一个敞亮,长92.3米、宽37.9米、高14.2米,看着就让人心里痛快。

这哪里是什么车站,这分明就是乌海递给全世界的一张新名片,上面写满了不甘心和“你给我等着”的豪情。

现场的项目副经理高帅是个实诚人,他告诉我,活儿基本干完了,就差最后的“精装修”和“查漏补缺”,预计10月下旬就要迎来最终验收。

这速度,这执行力,简直就是“基建狂魔”的常规操作,但放在咱们自己家门口,那感觉就不一样了,那是实打实的自豪。

兴奋归兴奋,咱也得冷静下来盘盘道儿。

一座高铁站拔地而起,硬件是到位了,可软件呢?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我这人就爱瞎操心,当南来北往的客流坐着“和谐号”涌进来的时候,咱们的公交车够不够?

出租车会不会漫天要价?

一下车手机没电了,充电宝有地方租吗?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才是决定一个城市是真牛还是假牛的试金石。

别到时候高铁跑出火箭的速度,旅客出站却走出沼泽的感觉,那就真成一个笑话了。

一个城市的发展,就像一个木桶。

包银高铁无疑是给咱们这个木桶换上了一块超长的板子,但能装多少水,还得看最短的那块板。

这道题,比盖一座车站难解多了。

我打听了一下,站场规模是2站台4线,全是高速站台,能同时容纳800多人候车。

这说明啥?

说明咱们从一开始就不是奔着“小打小闹”去的,是真准备把自己挂上国家高铁网这辆“高速列车”。

这对那些常年在外的乌海人来说,绝对是天大的福音。

以前我一哥们在北京,每次回家都跟西天取经似的,绿皮车“哐当”一夜都是家常便饭。

以后呢?

几个小时的事儿,一杯咖啡还没喝完,家乡的土腥味儿就扑面而来了。

那感觉,得劲!

当然,有捧的就有踩的。

总有人担心,高铁一通,会不会把咱们这儿本就不多的年轻人,更快地“吸”到大城市去?

这叫“虹吸效应”,听着挺玄乎,但道理很简单。

这的确是个扎心的问题,而且不得不防。

关键就在于,咱们能不能借着高铁这股风,反过来把外地的人才和项目给“吸”过来。

如果只能“出”不能“进”,那这高铁开的,可就有点赔本赚吆喝的意思了。

这对咱们城市的产业、环境、文化,都是一场硬仗。

那天我还在现场瞎转悠,看到了很多小细节,像什么治安岗亭啊,站前广场的公共卫生间啊,都弄得挺讲究。

当一座城市的公共设施开始变得有人情味儿的时候,这座城市才算真正活过来了。

马上,伴随着第一声嘹亮的汽笛,乌海将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那一刻,我相信所有人都会热血沸腾。

这不仅是一条铁路的通车,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是我们这些从小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的人,见证历史的时刻。

未来的剧本怎么写?

谁也不知道。

舞台已经搭好,灯光也已就位,至于乌海能不能唱好这出“转型大戏”,就看咱们每一个人的了。

不说了,我得赶紧去研究研究,以后坐高铁去哪儿玩比较方便了!

你们呢?

评论区聊聊,高铁开通后,你最想干点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