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名将屡克强敌、智谋超群,最终却横死非命
发布日期:2025-10-26 08:28 点击次数:201
他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名将慕容恪的六世孙,也是东魏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连那个胆大包天的侯景都对他心生畏惧。他是个少年白头的英俊青年,最初跟随表哥尔朱荣在秀容起兵,颇受重用。可惜尔朱家的人大多刚愎自用,他的远见卓识常常不被采纳,最终只能转投高欢门下。高欢深知他的能力,把他留在儿子高澄手下,作为对付侯景的关键人物。当侯景叛乱时,高家的其他将领都无法取胜,唯有他先在寒山打败了梁军,又在涡水击溃了侯景,保住了高家的基业。然而,在围困西魏大将王思政时,他应验了自己的梦境,最终难逃水难,真是命运弄人。他就是东魏尚书左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
金庸大侠在《天龙八部》里,塑造了一个一心复国的武林野心家慕容复。这个家伙自称为鲜卑慕容氏的后代,对祖先建立的燕国念念不忘,总想着恢复祖业。为此,他不惜挑起战争,让无数生灵涂炭,还要冒险行事,结果可想而知。而且,慕容复刻薄寡恩的行事风格,实在不符合那个盛产俊秀后生的慕容氏的传统。
以前我写过关于慕容家的第一战神慕容恪,那真是英勇无比,连前秦的丞相王猛都称赞他是古代的英雄。如果他知道有这样的后代慕容复,恐怕会从坟墓里跳出来把他带走吧。
本文的主角是慕容恪的孝顺后代,他能够提前预见敌人的动向,战术上总能占据上风,确实是一位战场上的杰出将领,也因此不辜负了祖先的英名。他名叫慕容绍宗,曾任东魏的尚书左仆射,封燕郡公。
受到尔朱表哥大力赏识的年轻才俊
慕容绍宗出生于公元501年,他的老家在辽宁义县的昌黎郡棘城,属于鲜卑族慕容部。他的六世祖是前燕的太原王慕容恪,曾是著名的将领。慕容家族出了不少英俊的男子,慕容绍宗也不例外,他长得帅气,身材高大。不过,他头发偏早白,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白发了。慕容绍宗平时话不多,给人一种内向的印象,但在处理事情时却眼光独到,胆识过人。
慕容绍宗的父祖虽然都当过刺史,但在战乱年代,地主家也没剩多少粮食。而且,父亲早逝,没有留下多少财产,所以慕容绍宗的生活过得并不好。
看到北方的乱局没有停止的迹象,慕容绍宗意识到要想保护家族,就必须依附一个强大的势力。他环顾四周,发现北魏中唯一能称为英雄的,只有秀容(今山西忻州)的首领尔朱荣。由于慕容绍宗的母亲是尔朱荣的远房亲戚,两人算是远亲。有了这样的关系,慕容绍宗便带着族人投靠了尔朱荣。
尔朱荣一直听说这个表弟是个厉害人物,一见面就发现他确实不简单,于是对他格外看重,交给他重要任务。慕容绍宗在尔朱荣手下渐渐崭露头角,得到了众多高层的认可。
在528年,尔朱荣带领军队进入洛阳,拥立长乐王元子攸为皇帝,即北魏孝庄帝。对于那些总是用挑剔眼光看待自己的北魏贵族,一向勇猛无畏的尔朱荣感到非常不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要社会上的等级观念存在,只要权力的争夺不停止,那些早已习惯高高在上的洛阳贵族们就不会真正平等地看待尔朱荣,更不会安心地接受他的统治。
尔朱荣对洛阳的权贵们感到不满,打算采取强硬措施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他找了个理由说:“洛阳的人太多了,风气骄奢,如果不严加整治,恐怕难以控制。”于是,他计划在洛阳权贵们集体迎接新皇帝的时候,把他们一网打尽,以此来警告北魏的官员们,如果不改变态度,就会被替换掉。
听说尔朱荣有了这般疯狂的想法,慕容绍宗十分焦急,连忙去找表哥劝说,认为无缘无故屠杀朝臣,必定会失去民心。然而,已经被野心蒙蔽的尔朱表哥根本听不进这些忠告。作为契胡后裔,一旦起了杀心,就算是九牛二虎之力也拉不回来。尽管慕容绍宗在尔朱荣那里很受信任,但还没达到言听计从的地步,至少还比不上尔朱荣的异父异母兄弟元天穆。
在当年四月十三日,尔朱荣没有听从慕容绍宗的劝说,他在河阴(今河南孟津)的陶渚地方,残忍地杀害了北魏的皇族和朝臣两千多人,连胡太后和年幼的皇帝元钊也一起被杀害了。
对此,慕容绍宗心里总是不太高兴。说实话,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后燕和鲜卑拓跋氏(元氏)建立的北魏之间有过很深的仇恨。当年在参合陂的战斗中,慕容氏有多少人被拓跋氏杀死,之后又有多少人在拓跋氏的灭国战争中被无情地屠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慕容绍宗的曾祖父转而投靠了北魏,慕容氏的后代也逐渐融入到了北魏的大家庭中。现在慕容绍宗出来劝说,不正是说明自从孝文帝开始的民族融合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吗?
慕容绍宗跟着尔朱荣到处征战,到公元529年,因为打得好,被封为索卢县的子爵。没多久,他又被提升为县侯。因为史料没有记载,我不太知道慕容绍宗到底打了哪些大仗,但晋升得这么快,说明他年纪轻轻就非常擅长打仗,成了尔朱荣手下的重要将领。连尔朱荣的先锋侯景都向他学习兵法。
就在慕容绍宗大显神威的时候,北魏的征东将军羊侃发动了叛乱。羊侃的家族是泰山羊氏,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三国时代的终结者羊祜的后代。在北朝,羊侃一直表现得很不错,像打游戏一样不断升级。但是,他父亲羊祉生前一直有一个南归的梦想,他认为南朝才是正统的朝廷,所以一直教导羊侃不要久居异国,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国家。此时,北魏政局动荡,军阀横行,百姓生活困苦,这让羊侃对北魏非常失望。再加上别人的劝说,他终于下定决心叛逃,回到南朝。
当羊侃决定在城里反抗时,北魏派出了大量军队进行围攻。由于迟迟没有得到梁朝的援助,羊侃的士兵伤亡严重,箭矢也用完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带着少数族人突围,最终逃到了建康。梁武帝对羊侃的归来给予了优厚的待遇。后来,在侯景叛乱时,羊侃坚守建康,让侯景无法得逞。可惜的是,羊侃因为过度劳累病死在军中,这才给了侯景攻破建康的机会。同样是投降过来的将领,羊侃和侯景的差距为何这么大呢。
当时,邢杲的举动比羊侃还要惊人。他原本是河间的一位士族,曾担任过幽州主簿。由于战乱,他流落到青州,遭受当地豪族的欺压,于是愤而举兵,自立为王,兵力一度达到十几万,这让北魏十分头疼。最终,他被元天穆、高欢、尔朱兆等人击败。
慕容绍宗在平定羊侃和邢杲的战役中表现出色,这也让他很快得到了更高的爵位。之后,他还被提拔为并州刺史,终于成为了一方重臣。
因为遇到了一个不好的老板,我不得不跳槽去了一家更好的公司。
慕容绍宗跟着尔朱荣一步步往上爬,而孝庄帝却狠心地杀掉了自己的岳父。尔朱荣和元天穆这对老朋友一起上路,也不觉得孤单。只是元天穆这人太爱摆架子,不知道死后怎么去见他的祖先。不过,元天穆其实并不是拓跋珪的后代,他的先祖拓跋孤是拓跋珪祖父拓跋什翼犍的四弟,早就分家另过了。所以,如果没有和尔朱荣一起,元天穆无论如何也当不了上党王。
年轻的孝庄帝认为除掉尔朱荣就能万事无忧,没想到这一举动却如同打开了北魏动荡的潘多拉魔盒,从此北魏的局面变得更加混乱不堪。
孝庄帝突然发难,确实抢得了先机,但尔朱荣家族势力强大,家族中的男丁各自统领军队,他们怎能眼睁睁看着族长被杀而不采取行动?孝庄帝想要继续打击尔朱氏,便命令河西的贼帅纥豆陵步蕃率领部队攻打晋阳的尔朱兆(尔朱荣的侄子,因勇猛而受重视)。纥豆陵步蕃这个人不仅名字很长,打仗也很有一套,一度让尔朱兆狼狈不堪。
尔朱兆本是个胆大包天的猛将,可如今却遇到了大麻烦,不得不派人向高欢求救。对此,慕容绍宗十分不满,他坚决反对尔朱兆把六镇降兵交给高欢指挥,还劝说道:“纥豆陵步蕃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先把他的部队拖得松懈,再用奇兵突袭,就能轻松拿下。眼下最大的威胁是高欢,他有雄才大略,就像蛟龙一样,怎么能给他太多机会?一旦让他得势,我们就再也控制不住了,早晚会被他吞并!”然而,尔朱兆根本不听他的建议,反而把慕容绍宗关了起来,真是好话难劝糊涂人。后来,尔朱兆虽然和高欢联手灭掉了纥豆陵步蕃,但高欢在巩固了自己的势力后,已经不再是尔朱氏能随意操控的小喽啰了。
公元531年,高欢在信都(现在的河北邢台)正式举兵,公开声讨尔朱氏杀害君主、虐待百姓的行为,拥立宗室元朗为皇帝,史称后废帝(从这个称号就能看出不吉利,果然一年后,元朗就被高欢毒杀了,那个时代杀君主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谁也别指责谁,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从此与尔朱氏彻底决裂。尔朱兆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高欢骗了,后悔莫及,于是释放了有先见之明的慕容表叔,任命他为长史、行台,驻守战略要地壶关(现在的山西长治),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来抵御高欢。然而,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公元532年,尔朱兆和高欢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展开了一场大战。这个地方曾经是兵仙韩信屯兵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决定东魏命运的关键战场。当时,高欢的兵力并不占优,骑兵不足两千,步兵不到三万,但这些士兵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战斗力很强。高欢清楚自己和尔朱兆兵力悬殊,于是借鉴韩信背水一战的策略,在韩陵山上摆出一个圆阵,并用牛驴堵住退路。高欢的士兵们知道尔朱兆凶残好杀,如今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拼死一战。
战斗打响后,高欢亲自指挥中军,他的堂弟高岳带领右军,勇将高敖曹则负责左军,三人齐心协力对抗尔朱兆。刚开始,中军的战况不妙,成为了尔朱兆的主要攻击目标。见中军情况危急,高岳迅速带领500骑兵冲入敌阵,部将斛律敦也整合了散乱的步兵紧随其后,高敖曹更是率领千名骑兵横扫敌军,这种拼命的打法让尔朱兆的军队难以招架,顿时四处逃散。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尔朱兆也很勇猛,但他在指挥军队上的能力远不如尔朱荣。尔朱荣曾以少胜多击败葛荣,绝非虚名。可惜尔朱荣早逝,尔朱氏再无杰出人物,灭亡也就在所难免了。
面对失败,尔朱氏的将领们有的逃走了,有的投降了,有的甚至战死了。但慕容绍宗想起表哥的恩情,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高举战旗,吹响号角,努力召集逃散的士兵。稍微整顿了一下队伍后,他就带着这些人跟随尔朱兆返回晋阳了。
一年之后,高欢招揽了许多人马,实力已经非常强大。而这时,尔朱兆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手下将士纷纷离去,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尔朱兆这人,平时很厉害,可到了生死关头,却没有那种胜不骄、败不馁的气度,最终在逃亡的路上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慕容绍宗带着尔朱兆剩下的部下,护送着尔朱表哥的家人,一路逃到了乌突城(位于现在的山西临县西部)。还没等慕容绍宗喘口气,高欢的追兵就已经赶到了城下。追兵带来了尔朱兆去世的消息,慕容绍宗意识到尔朱氏的大势已经去了,于是请求高欢善待尔朱荣的家人,然后向高欢投降。
高欢早就在以前的合作中看出慕容绍宗的能力,知道如果不是尔朱兆冲动无谋,凭借慕容绍宗的帮助,自己未必能获胜。现在,高欢见慕容绍宗愿意投降,非常高兴,不仅保留了他的原有官职,还经常让他参与军事决策。从这一刻起,慕容绍宗成功转投了高欢。
偶尔出鞘的锋利宝剑
公元534年,高欢把魏都迁到了自己的大本营邺城(现在河北临漳),开始全力经营自己的基业。一开始,高欢让慕容绍宗和亲信高隆之共同管理府库和档案等重要事务。高隆之是高欢手下著名的“四贵”之一,负责府库和档案事务也是关乎国家稳定的大事。高欢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个投降的臣子,并且让他和自己的亲信一起工作,这虽然有监督的意思,但更多的是考察和任用的意图,主要看慕容绍宗能否抓住这个机会。
这一年,残破的北魏终于分裂了。孝武帝受不了侮辱,逃到关中投靠宇文泰。他认为宇文泰有本事,但实力比不上高欢,依附他或许还有出头之日。没想到,这一去却是才出狼窝又入虎穴。多亏元氏皇族的生育能力,尽管这些年有很多皇亲贵族被杀,但依然有很多白版宗室可以补缺。高欢于是另立宗室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从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国并立。
第二年,伊川的豪强李延孙在父亲被侯景攻杀后,召集剩余的 followers,占据进出关中的要塞宜阳,决心恢复伊洛。他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势力逐渐增强。李延孙派兵护送落难的元氏诸王进入关中避难,得到了西魏朝廷的赞扬,也让高欢感到忌惮。于是,高欢派慕容绍宗为西南道行台,率领厍狄安盛等军队征讨李延孙。
这场战斗非常激烈,李延孙不仅英勇善战,还很有领导才能,深受士兵和百姓爱戴。他多次击退敌人,甚至在战场上斩杀了慕容绍宗手下大将、扬州刺史薛喜。慕容绍宗一方面整顿队伍,小心应对,另一方面则采取心理战术,离间对方。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最终导致李延孙的队伍内部出现矛盾,李延孙被长史杨伯兰杀害。慕容绍宗趁机进攻,取得了重大胜利。
慕容绍宗成功提交了投名状后,高欢任命他为扬州刺史,不久又改任青州刺史,成为高欢手下的重要将领。然而,让慕容绍宗没想到的是,在他跟着新老板冲锋陷阵的时候,一个卑鄙的小人却在暗中向他投掷了一箭。
从前,高欢的手下、丞相府记室孙搴想要帮他的哥哥找个工作,于是他就找到了慕容绍宗,希望能让哥哥当上青州主簿。但慕容绍宗看不起这个有名无实、品行不端的家伙,便婉拒了。没想到孙搴因此怀恨在心,跑去向高欢告状,说慕容绍宗在一次打败敌人后,在高岗上说:“大丈夫生逢乱世,应当挥兵策马,恢复先祖的基业。”(这番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慕容复要恢复燕国是从慕容绍宗那里学来的?)这不是在背后诋毁人吗(这家伙后来在宴会上喝醉了酒死去,死得很平静,只是小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实在有些不合理)?
幸好高欢一直很了解慕容绍宗,知道他有本事但没什么野心。不过这种事还是不能大意,于是高欢借机把他调回了京城,不再给他太多权力,打算另做打算。于是,高欢下令把慕容绍宗召回了朝廷,让他闲着。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不管是哪一方的政权,都急切地需要一位擅长征战的老将。就在慕容绍宗被闲置之后不久,公元538年,河南地区盗贼四起,洛阳城内外一片混乱。西魏的大将、历史上最强的老丈人独孤信乘机攻占了洛州,公开向西魏叫嚣。
高欢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帮手,只好让慕容绍宗这个猛将出马,让他迅速前往虎牢关,与行台刘贵等人联手,给刚站稳脚跟的独孤信来个突然打击。独孤信抵挡不住,只好退回关中。慕容绍宗因为这次功劳,被封为索卢县公。之后,他还担任过过度支尚书、御史中尉等职位,虽然名义上还兼任西道大行台,但实际上统领军队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大领导面前排队等候指示。
公元544年,慕容绍宗再次获得了一次征战的机会。当时,他被任命为徐州刺史,负责镇压刘乌黑的起义。刘乌黑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碰上像慕容绍宗这样的大将,只能认命,乖乖地被镇压了。尽管刘乌黑做事不地道,但慕容绍宗也因此被晋升为尚书左仆射。看来,刘乌黑还真是个阴险的角色。
击败侯景的关键武器在对抗萧梁时大显神威。
在公元547年,高欢因在玉壁被韦孝宽狠狠打击,终于病倒了。临终时,他对长子高澄说:“我死后,侯景必定会反叛。你能对付他吗?”虽然高澄是个嚣张的权贵子弟,但他明白自己不是侯景的对手,便摇了摇头说:“儿子对付不了他!”高欢说:“还算你有点自知之明。为了对付侯景,我已经为你准备了一个能手——慕容绍宗。我知道他不会背叛,但一直不让他单独指挥军队,反而让他留在邺城做文官。这样,将来你就能重用他,让他对你忠心耿耿,这样对付侯景就不是问题了!”高澄虽然有些糊涂,但并不傻,见父亲这么为自己着想,哪有不听的道理?
高欢去世后,高澄忙于接管权力,东魏的政坛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个消息传到了河南,镇守河南十四州、手握十几万军队的侯景心动了。他一向看不起高澄,于是对身边的人放言:“高王在世时,我可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但现在高王已逝,我可不会和那些鲜卑来的后辈共事!”
就在侯景一边向西魏和南梁请降,寻求外援,一边准备叛乱的时候,高澄请出了被冷落的慕容绍宗,好好安抚和拉拢了他一番。这让慕容绍宗深受感动,表示一定会帮助高澄教训侯景这个不肖之徒。虽然侯景和慕容绍宗都学过兵法,而且侯景还学得比慕容绍宗更好,但慕容绍宗自有办法战胜侯景,坚决不做那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傻瓜。
侯景没有得到西魏的赏识,却让梁武帝产生了德感天地的幻觉,派出了侄子萧渊明统军十万增援侯景。梁武帝年纪越大越不相信外人,大事都交给自己的宗室去办,也不看看这些皇二代、皇三代到底是什么德行,让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挂帅,怎么能让南梁不败?
高澄听说侯景和萧梁联手的消息后,立刻决定行动。他把慕容绍宗升为燕郡公,让他负责东南道行台,并赋予他开府的权力,能够指挥徐州、兖州等地的军事事务。同时,高澄还让自己的堂叔高岳担任大都督,与慕容绍宗一起前往彭城救援。显然,高澄对局势还是有些顾虑,但慕容绍宗对此并没有多想。乱世之中,君臣之间的信任本来就很稀缺,主君采取一些制衡的措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慕容绍宗相信,只要自己表现出色,高澄一定会对自己有正确的看法。
侯景一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对东魏的将领们看不上眼,曾经骂韩轨是个“吃猪肠的小子”,还讽刺高岳“手下兵多但人平庸”。直到听说慕容师亲自来了,他才显得有些害怕,自言自语说:“是谁让这个鲜卑小子派慕容绍宗来的,难道高王还没完蛋吗?”
当初,萧衍对萧渊明交代说:“侯景的目标是清除邺城和洛阳的敌人,报昔日之仇。你的任务是带领梁军到寒山(位于今天的江苏徐州铜山区东南)驻扎,修筑堤坝,把清河的水引入彭城。一旦水势来临,彭城肯定会被淹没。除此之外,你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九月九日,萧渊明的大军到达寒山,侯景也从悬瓠赶到了涡阳,与梁军形成掎角之势。之后,梁军开始修筑堤坝,堵截泗水的水流。经过二十天的努力,堤坝终于建成,然后蓄水来淹没涡阳城。东魏的徐州刺史王则只能关闭城门坚守。洪水滚滚而来,几乎淹没了整个彭城,水位只比城墙顶端低了三块木板的高度。尽管如此,梁军仍然未能成功用水淹破城。羊侃建议萧渊明利用不断上涨的水势发动进攻,但萧渊明以萧衍的命令为由,拒绝了这个提议,说不能轻易发动攻击。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前线将领应当灵活应对,怎能如此固执呢?
救急如救火。慕容绍宗得知彭城危机四伏,立刻不加耽搁,带着十万大军急速赶到了寒山附近的橐驼岘扎营。羊侃见此情形,劝说萧渊明趁魏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时发起猛攻。然而,萧渊明并不听从;次日清晨,看到魏军还未恢复体力,羊侃再次劝萧渊明出战,萧渊明依旧不肯。羊侃意识到取胜无望,便带领自己的队伍驻守在水坝上,以便占据高地。当时,许多将领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向萧渊明提出建议,萧渊明不知如何应对,生气地说:“我会随机应变,你们不要再多说!”可惜,他的随机应变只是按兵不动,等着魏军恢复体力后进攻。
众将见此情形,也无可奈何,只好各自回营。这些将领闲来无事,便纵容士兵四处抢掠,弄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不过,在这样的乱世,这也算是常见的事情,只能感叹“国家兴盛,百姓受苦;国家衰亡,百姓依旧受苦”,却也无从制止,至少萧大将军无能为力。不过,萧大将军虽然管不住其他将领,却能管好自己的部队。他最值得称赞的一点就是严禁自己的部队抢掠,毕竟自己是萧菩萨的侄子嘛。因此,萧渊明在当地百姓心中获得了“义王”的美誉,即使后来成为俘虏,也得到了优待,这实在是意料之外的喜悦。
慕容绍宗缓过劲儿来后,经过一番试探,决定先打梁军,再对付侯景。在他看来,侯景这个人老奸巨猾,如果自己先去攻打梁军,他肯定不会来帮忙。但要是先去打侯景,萧渊明压力太大,肯定会分兵来救,那样的话可能就很麻烦了。
慕容绍宗考虑到梁军难缠,便召集部将,交代作战计划:“我这次会亲自上阵,假装抵挡不住假装逃跑,引诱梁军追击。他们会轻敌,我们就可以一步步把他们引到我们设下的埋伏圈,到时候你们再杀出来,一举击败敌人!”这个战术虽然老套,但如果碰上萧渊明这种只会嘴上说说的将领,效果就非常明显了。
果然,梁军看到敌军主将亲自出马,顿时慌了神,纷纷扑向慕容绍宗。萧渊明也控制不住自己。不得不说,此时的南朝比后来的弱宋强多了。慕容绍宗指挥部队一边打一边撤,把梁军这群毫无准备的将领引入了埋伏圈。梁军将士追得兴起,全然忘记了侯景之前在他们家做客时的警告:“追击魏军主将不可超过两里”!侯景虽然不帮你,但此时他也不会随便害你!
梁军的将领梁军居然乖乖走进了东魏将领设下的圈套,东魏的将领们纷纷出手,用尽各种办法对付梁军,结果梁军在包围圈里损失惨重。
魏军再次攻向梁军大营,萧渊明因为指挥不力,正在营中喝闷酒。结果在昏醉中,他和二百余将领被俘。只有羊侃见势不妙,带领军队从大坝上冲下,安全退回国内,保住了南梁军队的最后一丝尊严。寒山之战结束,侯景平静地观望着梁魏两军的战斗,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生物素哪个牌子好?“转黑实力榜”TOP10 曝光,第一名的生
没有一个女人,能从老公的手机里笑着出来,他3个微表情早已暴露
老板有辆宝马7系开了10年,现在想10万转给我,能买吗?
头屑多头发痒用什么洗发水「茶树精油香氛护理层」
避开起名雷区!马德宏老师的五行命名法,让好名字自带好运磁场
齐沃: 从加帅身上学到了独特比赛解读方式 皮奥是国脚级球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