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工龄长就领得多?退休工资背后的意外真相

发布日期:2025-08-18 14:25 点击次数:79

6月刚过,北京西城区,老李在社保局咨询退休工资时发现,自己三十年的工龄,却和同事老张的收入差距不小,这让他一头雾水。退休工资到底怎么和工龄挂钩,这其中有不少门道,许多人都以为“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但现实比想象复杂。

实际情况是,养老金的计算,确实把工龄(也就是缴费年限)算进核心公式,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老张,工龄有35年,但多数年份都是按60%的社平工资在交社保,缴费基数偏低;而老李虽然只交了30年,却每年都按100%社平工资缴得足足的。按照当地社平工资6000元计算,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老张的基础养老金约1680元,老李则是1800元。工龄多了五年,反而拿得少,就因为老张多年的工资和缴费基数低。这一细节说明,退休待遇不仅看年数,更看缴费水平和实际金额。

还有一部分人群享受到额外的“工龄福利”。像以前在国企、机关工作的职工,早年没交社保的工龄会作为“视同缴费年限”,按政策给予过渡性养老金补贴。例如老王,有10年没交社保但在单位工作的历史,这10年就按1.3%的过渡系数折算,直接给养老金增加了700多元。不同地区过渡系数不同,但这项设计对这类人员来说,确实有实实在在的收益。

灵活就业人员面临的现实就没有那么理想。自由职业者、个体户,没有固定单位承担部分社保,全部费用要自己扛。很多人在收入不稳定时会断缴,影响全程累积和年限。比如有些人只交满15年就停了账,养老金自然不如那些一直坚持30年的人。这种情况下,工龄短和账户金额少都成为退休后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

退休地的选择,也在悄悄影响最后的收入。像北京这样社平工资高的城市,基础养老金自然比社平工资较低地区高得多。相同工龄、相同缴费基数,在不同城市退休,能相差几百到上千元。

工龄确实很重要,但退休工资的高低,还得看缴费水平、地区差异、缴费连续性这些细节。一次咨询让老李明白了,别只盯着工龄这一个数据,每一步都要算清楚、看仔细。生活中,这些政策的小细节才真正和自己的钱包息息相关。对工龄与退休工资的关系多留点心,才能让晚年过得更踏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