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如何降低温度对硬岩盾构机液压系统工作效率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5-08-08 04:39 点击次数:192

一、强化主动温控系统,稳定油液工作温度

硬岩 TBM 液压系统的理想工作温度为 40~55℃,需通过高效散热与预热手段,将温度控制在该区间内。

1. 升级高温散热系统,解决高负载发热问题

多级冷却组合设计

主液压回路(刀盘驱动、推进系统)采用 “水冷 + 风冷却器” 串联方案:

一级冷却:利用隧道内循环水(通过盾构机自带的水循环系统),采用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比常规盾构机增加 30%),直接冷却主泵出口高压油,散热功率可达 200~300kW,适应刀盘驱动时的瞬时高发热量;

二级冷却:在回油管路加装轴流风扇风冷却器,辅助散热并稳定油温,尤其适用于隧道通风不足的深埋工况(地温 40℃以上时仍能将油温控制在 60℃以下)。

智能温控联动

安装温度传感器(精度 ±1℃)实时监测主泵出口、回油总管油温,通过 PLC 控制系统联动冷却设备:

当油温 > 55℃时,自动提升冷却水泵转速(最高 1500rpm)和风扇功率(全负荷运行);

当油温 > 65℃时,触发一级预警,降低刀盘转速 10%~20% 以减少发热量;若升至 70℃,强制停机并启动应急冷却(如备用柴油驱动冷却泵),避免油液劣化。

2. 优化低温预热方案,保障寒冷环境启动

在寒区隧道(如海拔 3000 米以上或冻土区),需解决 0℃以下油液黏度骤升问题:

辅助加热回路设计

在油箱底部加装电加热管(功率 5~10kW),并在主泵吸油管路上串联翅片式加热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联动控制:

当油温 < 15℃时,自动启动加热,升温至 25℃后停止(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油液氧化);

启动前通过循环泵将加热后的油液在系统内预循环 5~10 分钟,降低主泵启动阻力。

低黏度液压油适配

选用低温黏度等级更高的液压油(如 HV46 抗磨液压油,-20℃时运动黏度仍 < 400cSt),相比常规液压油(如 L-HM46,-10℃时黏度已超 1000cSt),可使启动功率需求降低 40% 以上。

二、优化液压系统设计,减少温度敏感性

通过元件选型、回路设计减少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从源头降低损耗。

1. 高耐温元件选型,提升高温稳定性

主泵与马达:选用高温工况优化型号(如博世力士乐 A4VSO 系列 “高温版”),其配流盘采用铜基合金(耐磨性提升 50%),柱塞密封件使用氟橡胶(耐温上限达 120℃),在 70℃时容积效率仍可保持 85% 以上(常规型号仅 75%)。

密封件升级:推进油缸、马达等动密封部位采用聚氨酯 + 聚四氟乙烯组合密封(耐温 - 30~120℃),相比常规丁腈橡胶密封,在高温下的磨损率降低 60%,内泄漏量减少 50% 以上。

2. 回路结构优化,降低压力损失与发热

减少节流损失:将刀盘驱动、推进系统的节流调速改为变量泵容积调速,通过调节泵排量控制流量(而非通过阀口节流),可减少 30%~40% 的发热(节流损失是硬岩 TBM 液压系统的主要热源之一)。

回油管路设计:主回油管路采用大直径(φ100mm 以上)无缝钢管,减少沿程阻力;管路走向避开刀盘、电机等高温区域(距离≥500mm),并包裹隔热棉(导热系数 < 0.05W/m・K),避免环境高温传导至油液。

三、科学选用与维护液压油,延长有效工作寿命

液压油的黏度特性、抗氧化性直接影响温度适应性,需针对性管理。

1. 适配高黏度指数液压油,减少黏度波动

硬岩 TBM 应选用黏度指数(VI)≥140 的抗磨液压油(如 L-HV 或 L-HS 系列),其黏度随温度变化更平缓:

对比示例:VI=100 的常规液压油,40℃黏度 46cSt,70℃时降至 10cSt(降幅 78%);

VI=160 的高黏度指数油,40℃黏度 46cSt,70℃时仍保持 18cSt(降幅 61%),可显著减少高温泄漏和效率损失。

2. 强化油液污染控制,延缓劣化速度

高精度过滤系统:在主泵吸油口加装 10μm 吸油过滤器,回油管路加装 3μm 高压过滤器(过滤精度提升 1 倍),并配备过滤器堵塞报警(压差≥0.3MPa 时报警),避免油泥、杂质堵塞阀口(温度升高会加速油泥生成,需更严格过滤)。

定期油液检测:每 500 小时检测油液酸值(≤0.2mgKOH/g)、水分(≤0.1%)和黏度变化率(≤15%),超标时及时更换(硬岩 TBM 建议换油周期缩短至 2000~3000 小时,比常规盾构机减少 20%)。

四、精细化运维管理,实时监控与调整

通过制度与技术手段,将温度影响纳入日常管理。

1. 建立温度 - 负载联动台账

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油温与设备效率数据(如刀盘扭矩、推进速度、能耗),形成关联曲线:

例如:当油温 > 60℃且刀盘扭矩 > 80% 额定值时,自动提示 “降载运行”(降低推进速度 5%),避免系统长期处于高温高负载状态。

2. 定期清洁冷却系统

每 100 小时清理板式换热器的水垢(用 5% 柠檬酸溶液循环冲洗),每 200 小时清理风冷却器的灰尘(压缩空气吹扫),确保散热效率不低于设计值的 90%(水垢会使散热效率下降 30%~50%)。

3. 极端工况应急预案

高温应急:当冷却系统故障导致油温快速升至 70℃时,立即启动 “刀盘空转 + 推进停止” 模式,利用刀盘惯性带动液压油循环,同时开启备用冷却泵,快速降温(可在 10 分钟内将油温降至 65℃以下)。

低温应急:若预热系统失效,可向油箱加入少量低黏度液压油(如 L-HM32),临时降低混合油液黏度(比例不超过 20%),保障启动,待系统运行升温后再更换标准油液。

查看更多